现如今,每一年的高考,总会蹦出各种高考状元,虽然“状元”的名号得来不易,但是相比起古人正宗的状元,还是要简单了很多,毕竟真正的状元,是全国参与科举的读书人里面唯一的一个,所以成为状元,的确是“光宗耀祖”的一件事情。不过从历史上来看,当初的状元后来很少有能够成为大官,或者青史留名的大人物,那么在成为状元之后,又可以做什么官呢?
1.状元不是官
状元并不是一个官职,就像“新郎官”也不是官一样。三年一次层层选拔,全国也就出来这么一个状元,所以,历史上的状元并不多,从科举诞生开始,一直到清朝光绪年间被废除,不仅算上从文章的考试当中胜出的文状元,再算上各种武状元,这种经过官方认定的状元,总共也就才只有777人,连八百人都没有,比起现如今的高考,不知道要残酷了多少。
2.状元可以做什么官
那么,状元可以做什么呢?虽然是得了第一名,但是毕竟只是科举考试考出来了第一名,为官之道他们并不了解,所以状元最开始的官职也不会很高,一般都是比较低的品级,是多少级就看当时的官员等级制度了,像唐朝就会安排九品官职,明清时期一般是从六品。当然了,这和现在的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也差不多,不可能直接就给大工作,都是要一点点做起来的。
一千多年的科举历史当中,状元人数不多,不过他们中做到高官的并不在少数,毕竟第一名与第二名的起点就是不一样的,学而优则仕,这种思想一直影响着读书人,就算后来很多有很高成就的文人,当初也都是挤破头拼命也想考上状元的。然而,这些状元当中,尽管官位都会升到比较高,但是能够名垂青史的,也就那么十几个人。
3.为什么状元很少青史留名
这是为什么?我们先来看看,这些我们比较熟悉的状元。王维、文天祥、郭子仪、张謇等这几位还算是知名度非常高的,还有一个写了“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明朝状元杨慎,但他的名气显然不如这首词。出现这种情况,或许也不应该感到意外,因为那些后世出名但当时籍籍无名的人的数量,远远要比所有的状元加起来都多,光是概率问题,状元就已经败了。
另外,十年寒窗无人问,就算是高中状元,那些状元们长久的为了科举而读书,做官真的未必就能够做得好。再有,也许正是因为考中了状元,他们的人生就好像圆满了一样,如果就此停滞不前也是有可能的,相反那些落榜的文人,会感到不甘心,继续发奋也很正常,也正是因此,很多状元,我们一个都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