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两位最能隐忍的皇帝: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2022-05-14 00:50 历史百科 3342阅读 投稿:知识库
最佳答案俗话说的好“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学会忍耐也是成功的必要因素。当年韩信受胯下之辱,最后仍成为了一代兵仙;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三千越甲可吞吴。可以看出成功的人背后都有一

俗话说的好“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学会忍耐也是成功的必要因素。当年韩信受胯下之辱,最后仍成为了一代兵仙;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三千越甲可吞吴。可以看出成功的人背后都有一颗善于隐忍心,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两位皇帝,那可都是韬光养晦的高手,一人忍了十几年,另一位则是隐忍了二十年。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们的故事吧。

历史上两位最能隐忍的皇帝: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其实除了这些大家都很熟悉的隐忍高手之外,历史上还有两位也是把隐忍和韬光养晦发挥到了极致,最后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一击得中或者让人大跌眼镜和刮目相看,和上述几人不同,这两人都是皇帝而且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明君,一个是灭北齐统一北方的北周武帝宇文邕,一个就是人称小太宗的唐宣宗李忱,宇文邕忍了十三年,李忱则忍了二十多年。

自北魏分裂成东魏和西魏之后,大权落入两大权臣之手,高欢控制了东魏其子高洋建立了北齐,宇文泰控制了西魏其子宇文觉建立了北周,当时北方主要就是北齐和北周两强鼎立。和北齐有所不同的是,立国之初北周国力不如北齐,一个原因就是北齐两任皇帝高洋和高演都算得上英明特别是高演是北齐唯一德才兼备的帝王;而北周大权不在皇帝之手,而是尽在宇文泰的侄子时任大冢宰的宇文护之手。如果宇文护尽心辅佐他的堂弟,北周也不至于前期被北齐压过一头,偏偏宇文护权力欲望很大,他有一项纪录历史上超过他的不多,那就是他为了能够长期把持北周大权,先后于公元557和560年毒杀北周两位皇帝也就是宇文邕的两个哥哥宇文觉和宇文毓。

宇文觉和宇文毓被毒杀之后,公元560年皇位落到到宇文泰时年18虚岁的第四子也就是宇文邕头上,当然大权还是尽在宇文护之手,宇文邕仍然是个傀儡。宇文觉和宇文毓之所以被宇文护毒杀原因就在于一个很高调:宇文觉不甘心大权旁落,朝中其他勋贵比如赵贵和独孤信等人都对宇文护不满,宇文觉还自己训练武士,他和赵贵独孤信等人联手意图除去宇文护,结果被宇文护先下手为强,赵贵被杀,独孤信被赐死,宇文觉先被废黜后被毒死。宇文毓则是能力和才干突出,身边渐渐团结了一批对宇文护不满之人,这引起了宇文护极大的不安,于是他找了个机会让宫中的御厨毒死了宇文毓。

历史上两位最能隐忍的皇帝: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有了两位哥哥的经验和教训,宇文邕韬光养晦,放任自己的堂兄宇文护专权,不仅让宇文护都督中外诸军事,而且平时对宇文护也保持了足够的尊崇,甚至于有些讨好宇文护:首先宇文邕要求诏书上提到宇文护要用尊称,不得提名字,其次他对宇文护的母亲竭力奉承,赏赐给她的东西比宫中的都要奢华,遇到节日宇文邕都会率领皇族亲戚向宇文护之母行家人之礼,被称为“觞上寿”。宇文邕的这一系列奉承和对宇文护的尊崇使得宇文护终于对宇文邕放松了戒心。宇文邕一忍13年后终于在公元572年以请宇文护前去宫中劝诫太后戒酒为由,在自己弟弟宇文直和侍卫的帮助下亲手击杀了宇文护。宇文邕掌握大权后,历时三年攻灭北齐统一北方,可惜在北伐突厥的路上患病随后不治而亡,年仅36岁。

唐朝自唐玄宗之后明主不多,唐宪宗李纯是一个,其子唐宣宗李忱(原名李怡)也算是一个。唐宣宗性格明察沉断用法无私,而且从谏如流恭谨节俭,在位期间整顿吏治,并限制皇亲和宦官势力,军事上击败吐蕃、收复河湟,安定塞北、平定安南,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唐朝也在他手上得以中兴,他是大唐一代数得上的明君之一,后人称其为“小太宗”(唐太宗是李世民),可见对他是颇多赞誉。

可是比较为人少知的是,唐宣宗登基时候已经是37岁了,算得上是大器晚成。其父唐宪宗死于公元820年,皇位并非是传给他的,到他即位的846年一共二十多年时间里,依次有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和唐武宗四位皇帝,除了唐穆宗和他同辈是他哥哥之外,其余三位都是他的侄子辈,但是他的年龄却比侄子唐敬宗和唐文宗还要小一岁。

历史上两位最能隐忍的皇帝: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唐宣宗小时候就沉默寡言,宫中上下都都认为他”不慧“也就是不聪明,唐朝的政治环境比较恶劣,宦官掌握禁军权力很大,甚至于大到可以废立皇帝的程度,所以皇帝即便在位对可能存在的对手都会很忌惮,皇子们稍不注意可能就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严重时可能会危及到生命。他的哥哥唐穆宗就曾说“这孩子是我家的英明人物“,唐宣宗身经太和、会昌两朝,深知其中厉害,所以他与众人在一起尤其人多之时几乎从不说话,这更坐实了他”不慧“的传言。他的几个侄子皇帝对他也不尊重,宴饮集会的时候经常强逼他说话,以此为乐并称其为“光叔”(他当时的封爵是光王),特别是武宗对他更是不甚礼貌。

其实唐宣宗的隐忍不言是出于对自己的一种保护,他的沉默不语和”不慧“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公元846年唐武宗病危之际,宦官马元贽等人认为李忱”不慧“又不怎么说话可能会比较容易控制,于是就以武宗诸子年幼,需立贤德之人为由拥立李忱为皇太叔,大唐的皇位兜了一圈又回到了唐宪宗的另外一个儿子手上。唐宣宗登基之后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一改之前的沉默寡言,处理政务有条不紊,直到这时群臣和宫中才明白二十多年以来(宪宗到武宗死一共二十多年)唐宣宗之前种种都是隐忍不发,韬光隐晦而已。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