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内涵:
鲁迅是倾心于复仇的:他认为,复仇者尽管失败,但其生命的自我牺牲要比苟活者的偷生有价值得多,即使如此,鲁迅仍然以他犀利的怀疑的眼光,将复仇面对无物之阵必然的失败,无效,无意义揭示给人们看。任何时候他都要正视真相,绝不自欺欺人。
鲁迅不愿放弃复仇,在《野草》的《复仇》与《复仇之二》里,他进而鼓吹对“无物之阵”复仇。他以“拒绝表演”报复那些无聊的“看客”,并且反过来“看”看客们的“无聊”,“以死人的眼光”,赏鉴他们的“干枯,无血的大戮”,而沉浸于“复仇”的“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
对“复仇”主题的开掘与思考就不会因鲁迅而结束,以后的中国历史发展的事实证明:复仇的合理性是有限度的,超出了历史的限度,将复仇,牺牲无限的美化,诗化,也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