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战牌顾名思义就是在古代战争时期,向敌人表示停战的一种标志,当参战一方在战场上处于被动状态时,这块牌子就会被挂起来,便可以中止战斗,等到双方做好准备后,再取下免战牌,出来继续对战。
免战牌的起源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能够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那么在战场这样一个生死攸关的地方,如果一方只挂免战牌,另一方就能够真的停止进攻吗?难道古人真有这么讲道义吗?事实上,这些都是因时局而异的。
首先,免战牌的生效必须要求双方军队有一定的诚信度,虽然人们常说古代战争讲求上兵伐谋、兵不厌诈,但在春秋时期,人们都还比较追求道义,很少有什么欺诈手段存在于战场上,也就是说士兵们都很遵守战场规则,在他们心目中,这代表了对敌人的尊重。
尽管弱势一方挂着免战牌,躲在自己的城墙之内,但优势一方仍然可以通过包围城市,守住城门,或一直待在城门口埋伏,等多种方式应对,这也意味着弱势的国家已经面临灭亡了,因为它根本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其实,免战牌的出现有时还会消耗双方更多的精力,在改变战争结果这一点上,还需要根据时局判断,有时候,挂免战牌并不一定意味着处于弱势,如果某支军队具有强大的防御特点,那么他们的免战牌也能起到最大的作用。
历史上朱棣在攻打济南时,守军将领铁铉,就曾用虚假的朱元璋牌位,代替免战牌,改变了战局。虽然最终被朱棣处死,但当时的战局的确发生过变化,这便体现了免战牌的作用。
但免战牌在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作用又是不一样的,春秋时期楚国同晋国交战,双方约定好第二天交战,他们便是第二天交战,战争结束后,也不会将双方士兵和百姓赶尽杀绝。
而在战国时期,战场不会讲求诚信,只讲求胜利,因此战争中出现了很多诡计,以阴谋取胜的将领数不胜数,更不用提免战牌这种靠道义支撑的事物了。
也就是说,战国之后的战役,免战牌往往起不到任何作用,一旦挂出,只会遭致另一方更加猛烈的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