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人头地最初指的是哪位文人 出人头地最初指的是哪位文人的文章高人一筹

2022-01-26 04:23 综合科普 4590阅读 投稿:知识库
最佳答案苏轼出人头地最初指的是苏轼。对于苏轼的才华,欧阳修是极为称赞,他在著名的《与梅圣俞书》中写道:“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这就是成语

苏轼

出人头地最初指的是苏轼。对于苏轼的才华,欧阳修是极为称赞,他在著名的《与梅圣俞书》中写道:“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这就是成语“出人头地”的由来。

出人头地最初指的是苏轼。宋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礼部主持科举考试,主考官是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考生当中,二十出头的四川学子苏轼,并没有什么名头,但是他文思泉涌、踌躇满志,下笔如有神,很快就完成了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

欧阳修一口气读完,连呼妙哉,认为如此有才气的文章应该是自己的学生曾巩写的(在宋朝的礼部试,考卷上的名字是密封的),为了避嫌,欧阳修忍痛割爱,把这一篇策论评为了第二名。

放榜的时候到了,考中的学生都要去拜谢主考官,当第二名考生来到欧阳修的面前时,欧阳修大吃一惊,原来不是曾巩,而是一位素不相识的年轻人,他的名字叫苏轼,欧阳修这才知道自己闹了乌龙。对于苏轼的才华,欧阳修是极为称赞,他在著名的《与梅圣俞书》中写道:”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这就是成语“出人头地“的由来。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