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哪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哪里作者是谁

2022-07-15 20:24 综合科普 6023阅读 投稿:知识库
最佳答案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于《论语·述而》。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此句中的“三”其实是“参”

论语·述而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于《论语·述而》。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此句中的“三”其实是“参”字,全文当作“参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参照别人的言行,必然能找到自己可以师法之处,比自己好的方面,就学习过来,不好的方面,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于《论语·述而》。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孔子说:“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别人好的学习,看到别人缺点,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加以改正。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 古代钞本的《论语》 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在南宋后并称“四书”。

孔子,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等,“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他开创私人讲学的风气,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传》《春秋》六经。孔子去世后,后人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