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的倒塌是因为地震波的波动而倒塌,地震波又分为横波合纵波,纵波的传播速度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三态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受横波和纵波影响房子先是上下晃动然后左右晃动。地震时受到的震动主要危害来自于横向力,平行于地面晃动时产生楼房倒塌,倒塌方向多见于垂直方向整体向下坍塌,这有些像定位爆破。
按照正常情况下,不论地震级数烈度大小,其位移大小一般都是自上而下,自外而内的,也就是说越往上,越靠外墙,地震所产生的位移越大。但是位移大只是现象,并不说明危险大,实际上,高层建筑受到地震作用后,最大的剪力和弯矩都发生在底层。而且由于大楼振动时可能有好几个振型,不同的振型破坏的位置是不同的,一般要根据大楼的刚度体系建立振动力学模型,计算后得出。就大多数楼房来说,地震破坏最严重往往发生在最底层。
房屋抗震等级
现在一般楼房的抗震等级能达到6-7级,好一点的建筑可达7.5级,特别建筑物可达8级或以上。抗震等级是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设防类别、结构类型、烈度和房屋高度四个因素确定,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抗震等级一般分为一级至四级,分别是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
建筑工程的四类抗震设防:
1.特殊设防类(甲类):指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行特殊设防的建筑。
2.重点设防类(乙类):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与生命有关的建筑物,以及地震中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的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
3.标准设防类(丙类):指大量的除特殊设防类、重点设防类和适度设防类以外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建筑。
4.适度设防类(丁类):指使用上人员稀少且震损不致产生次生灾害,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要求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