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门砖一词是怎么来的

2022-08-10 17:31 科普达人 6213阅读 投稿:知识库
最佳答案出自明代西湖居士《春游》,明清科举制度僵化,八股成文。有些学子准备好几篇范文,到了考试的时候,拼凑一下就可以命中。如果还是没考中,就是“撞太岁”,自认倒霉;考中了便

出自明代西湖居士《春游》,明清科举制度僵化,八股成文。有些学子准备好几篇范文,到了考试的时候,拼凑一下就可以命中。如果还是没考中,就是“撞太岁”,自认倒霉;考中了便是敲门砖。所以“敲门砖”一说盛行。

“敲门砖”是指敲门的砖头,门一旦打开,就弃之不用。比喻只是用来达到目的或追求名利的工具。那么这句话出自何处,古代真有这种专门用来敲门的砖头吗?

敲门砖语出自明代西湖居士《春游》:“这是敲门砖,敲开便丢下他。我们既做了官,作诗何用。”

但更早有“敲门瓦砾”之说,宋代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五载:“一日,冲元自窗外往来,东坡问:‘何为?’冲元曰:‘绥来。’东坡曰:‘可谓奉大福以来绥。’盖冲元登科时赋句也。冲元曰:‘敲门瓦砾,公尚记忆耶!’”有一天,一位叫许冲元的人,从门外走了进来。苏东坡就问他:“你来时一路上怎么样啊?”许冲元回答说:“路上一路平安。”苏东坡就笑着说道:“平安地到达,可以说是托上天的福分。”苏东坡说的这句话,原来就是许冲元曾经说过的话。他的这一句话,最早是出现在他参加科举考试时,写在一篇赋文里的一句文言文。许冲元也笑着说道:“这种为了应付登科考试而写的句子,你怎么到现在还记得啊?”

明清时,科举制度更加僵化,八股成文。很多学子习八股不过是为了升官发财,所以“敲门砖”一说盛行。如明朝田艺蘅《留青日札·非文事》:“又如《锦囊集》一书……抄录七篇,偶凑便可命中,子孙秘藏以为世宝。其未得第也,则名之曰‘撞太岁’,其既得第也,则号之曰‘敲门砖’。”这里是说,由于八股盛行,有些学子便准备好几篇范文,到了考试的时候,拼凑一下就可以命中。如果还是没考中,就是“撞太岁”,自认倒霉;考中了便是敲门砖。所以鲁迅在《准风月谈·吃教》中写道:“清朝人称八股为‘敲门砖’,因为得到功名,就如打开了门,砖即无用。”

声明:本篇经验系知识库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