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把办事马虎的人称作“马大哈”

2022-06-10 21:42 科普达人 7566阅读 投稿:知识库
最佳答案出自相声界泰斗马三立老师的相声《买猴儿》。里面的主人公马大哈是一个做事丢三落四、粗心大意的人。从此,“马大哈”就用来形容办事马虎的人了。《买猴儿》讲了这

出自相声界泰斗马三立老师的相声《买猴儿》。里面的主人公马大哈是一个做事丢三落四、粗心大意的人。从此,“马大哈”就用来形容办事马虎的人了。

《买猴儿》讲了这样一段妙趣横生的故事。说有一个差不多先生名叫马大哈,办事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尽管当了领导,他依然因循陋习。都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马大哈先生的领导及下属都和他犯一个毛病,什么事差不多就行,马马虎虎就过去了。话说有一天,马大哈下了个公告,意思是说公司没货了,请上级批准到天津市东北角买五十箱猴牌肥皂回来。马大哈于是向上级提出申请,并在申请书上写到:“到东北买猴50只。”上级接到申请,心想,这人办事我们放心,于是看都没看就批了。领导的决策自然有他的道理,就算下属觉得再不合逻辑,也得全力执行。只是这猴子确实不好买,怎么说猴子现在也是国家的保护动物,哪能说让你买就能买得到。经过多方洽谈,又历经了一系列手续,50只猴子终于采购齐了。当采购员将50只猴子带回百货公司的时候,全公司都热闹了起来。为了制伏这50只猴子,百货公司乱作一团,上演了一场笑料百出的闹剧。相声一经播出,人们立即在生活中找到了形形色色的“马大哈”。于是,那些事事无所谓、差不多就行、丢三落四、马马虎虎的人便被称为“马大哈”。

声明:本篇经验系知识库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