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上怎么认定合同无效

2022-04-19 21:40 法律百科 1093阅读 投稿:知识库
最佳答案一、法律上怎么认定合同无效?合同存在以下情形的,可以认定为无效合同:(一)合同主体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二)合同存在恶意串通情形;(三)合同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四)合同意思表

法律上怎么认定合同无效

一、法律上怎么认定合同无效?

合同存在以下情形的,可以认定为无效合同:

(一)合同主体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二)合同存在恶意串通情形;

(三)合同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四)合同意思表示虚假。

(五)合同内容违背公序良俗。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二、合同无效的话违约金条款是否无效?

无效合同自始无效,约定条款对双方没有法律约束力,包括违约金条款,如果无效合同订立后,当事人一方因此获得财产的,应予以返还。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条  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如果签订的合同是无效的话,合同中的违约金条款也是属于无效的。如果当事人是没有完全民事能力的行为人的话,其签订的合同也是属于无效的合同。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