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巫史的地位大大下降,担任中央政府最高职务的是太师、太傅、太保,合称“三公”。他们辅佐周王,统领百官,执掌朝政,是周王朝的中枢职官。而担任这些职务的一般都是有威望的贵族。如姜尚在武王时便曾为太师,协助武王灭商。周公也曾担任太师,并在成王年幼的时候摄政7年。周公的儿子伯禽也做过太师和太保。
“三公”之下的政务官是卿士,通常有二至三人,总管王朝的军事、行政和外交。卿士之下,设有分管具体事务的司徒、司马和司空,他们被称作“三有司”或“三有事”、“三事大夫”。具体说,司徒(金文作“司土”)管土地、户口和徒役;司马管军队和军赋;司空(金文作“司工”)管百工及营建。此外,尚有掌管刑狱治安的“司寇”,掌管接待宾客的“大行人”等。
除政务官外,周王朝还有掌管神事、教育、秘书等部门的太史。太史由夏商的巫史演变而来,其职权范围虽远不如夏商,但其地位仍然很高,与三公、卿士不相上下。这一类型的官员还有“内史”,掌管策命卿大夫之事;有“御史”(或称“柱下史”),掌保管图书档案;有“太卜”,掌管占卜;有“乐师”,掌管音乐及贵族子弟教育。
宫廷事务官方面,则有总管周王家务的“太宰”(或称冢宰),掌管王家膳食的“膳夫”,掌管周王衣冠的“缀衣”,掌管王家车马的“太仆”,负责周王侍卫的“虎贲”,等等。
春秋时期,中原各国的职官仍沿用西周的旧名,但因王室衰微,周天子失去了其天下共主的地位,所以周王朝的“三公”及卿士们也就无权去支配诸侯国了。而诸侯国便各自为政。其时,各国主管国政的中枢之官被泛称为“执政”,执政之外,各国还设有司徒、司马、司空、司寇等众卿。如孔子便曾担任过鲁国的司寇。
夏商的官职制度是怎么样的
周朝的官职有哪些
将相制是什么官职制度
三公九卿制是什么制度
三省六部制是什么意思
二府制是什么制度
辽金元的官职制度简介
大学士和内阁制是什么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