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藩镇割据,大家想到的往往都是国家四分五裂、军阀混战的凄惨局面。但藩镇割据有时候对于国家来说却有很大的好处,比如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却因藩镇制度让它延续了140多年。下面知识库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盛唐时期,由于国土疆域太辽阔(约1200多万平方公里),在古代那种条件下要想有效管理好这么大范围的边防是很困难的。唐朝就在各大边疆区域开设了节度使一职,负责守卫边疆,抵御外族侵略,并给予他们灵活机动指挥权与募兵权,遇军情可先斩后奏,再上报朝廷。
这些戍边节度使本是军事官职,但他们又常兼所在道的观察处置使(由前期的采访使改名)之名,观察处置使也兼任都防御使或都团练使之号,都成为地方上军政长官,并掌握财政大权,是州以上一级权力机构。大则节度,小则观察,构成唐代后期所谓藩镇,亦称方镇。唐玄宗末年(755年),安禄山凭借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而发动叛乱,由于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史称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全面爆发后,为了抵御叛军进攻,军镇制度扩展到了内地,最重要的州设立节度使,指挥几个州的军事﹔较次要的州设立防御使或团练使,以扼守军事要地,从而有效抵御叛军。这些藩镇并非都是割据者,在今陕西、四川以及江淮以南的方镇绝大多数服从朝廷指挥,贡赋输纳中央,职官任免出于朝命。
但是今河北地区则一直存在着名义上仍是唐朝的地方官而实际割据一方,不受朝命,不输贡赋的河北三镇﹔今山东、河南、湖北、山西也曾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存在类似河北三镇的藩镇﹔还有一些倚仗自己实力对中央跋扈不驯、甚至举行叛乱的短期割据者。江南的节度使大多是服从听命中央的,而且其所辖地区是唐中后期朝廷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晚唐的藩镇一共封了89个,真正有过造反不良记录的只有11个,而这11个藩镇中,从头到尾都不服从中央的只有3个,这个占比是非常低的。不服从李唐王朝的这三镇就是河朔三镇,河朔三镇就是安史之乱的余孽,因为安史之乱双方都打的筋疲力尽,李唐王朝就封了安史部的余党,成立了河朔三镇。
李唐王朝利用这些藩镇之间相互制衡,维持了国内社会的大体稳定,得以延续了自安史之乱后长达140多年的统治。但是,由于后来的黄巢起义,把藩镇之间原来的那种平衡全部给打破了,唐末的藩镇就演变成真正的军阀了。907年,节度使朱温灭唐。可以说藩镇制度既续了唐朝的命,最后也毁了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