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举考试中有哪些作弊方式?朝廷又是怎么处理作弊考生的?

2022-06-01 05:15 历史百科 1670阅读 投稿:知识库
最佳答案  正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自隋朝发明科举考试之后,唐宋元明清等强盛朝代也对其进行了不断完善,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在如此重要的科举考试中有哪些作弊方式?朝廷又

  正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自隋朝发明科举考试之后,唐宋元明清等强盛朝代也对其进行了不断完善,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在如此重要的科举考试中有哪些作弊方式?朝廷又是怎么处理作弊考生的?

  自隋朝确定了想要做官只能走科举这一条路之后,无数考生在科举这座独木桥上拼命挣扎与排挤,想要越过其他人先一步到达对面,可是除了真本事之外,就有些考生开始走上歪门邪道之路,企图用各种作弊之法成为朝廷的一名官员。

image.png

  这千百年来,作弊之事不胜枚举,无外乎也就是以下三种方法:

  第一种就是贿赂考官。在有些官场糜烂时期,只要是有钱人家的考生,对考官贿赂一些金钱,就能得到好的名次。晚唐著名的诗人杜荀鹤就有诗曰:“空有篇章传海内,更无亲族在朝中。”据说,明朝天启皇帝时期,只要有考生拿着魏忠贤的帖子给当时科举的监考官,就一定能高中进士。

  第二种就是夹带考试资料或答案。没有能力贿赂考官的考生,想要作弊就只能夹带小抄,比如将需要用到的经文讲义藏在鞋中,写在衣物之上,更有甚者会藏在文具、食物以及蜡烛当中,只要不被查验出来,就有高中进士的可能性。

image.png

  第三种则是请人替考。是的,你没看错,在古代的科举考试中,早就有“Q手”这个职业存在了。

  那朝廷又是怎么处理这些作弊考生的呢?官方对作弊者作出了以下惩处方式:一是在考生考试时发现作弊之后,让其在考棚外戴上枷锁以示警戒;二是一旦发现考生作弊,就取消其秀才或举人的功名;三是对作弊情节严重的考生,作出发配充军的判决。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