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管吃肉叫做“打牙祭” 与祭祀之间又有什么联系

2022-07-09 05:46 历史百科 3216阅读 投稿:知识库
最佳答案在《儒林外史》第十八回中中曾经提到对“打牙祭”的描述:“伙计们平日里就是小菜饭,初二、十六跟着店里吃牙祭肉。”看来,“打牙祭”就是吃牙祭肉。那么为什么要管吃肉叫做“打

在《儒林外史》第十八回中中曾经提到对“打牙祭”的描述:“伙计们平日里就是小菜饭,初二、十六跟着店里吃牙祭肉。”看来,“打牙祭”就是吃牙祭肉。那么为什么要管吃肉叫做“打牙祭”呢?它与祭祀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下面知识库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image.png

“打牙祭”是祭祀文化与现实结合的一个产物。古人对祭祀活动都十分重视。每到过年过节,就要祭拜已经逝去亲友或者在天神明。有好吃的就想着要给神仙祖宗尝尝,以求神明保佑。在古代祭祀中,牛羊猪是最常见的祭品。

人们认为,祭祀的贡品是神仙的吃食,人吃了很吉利。因此,皇帝经常把祭肉分给王公大臣。这样的风俗流入民间之后,每逢过年过节,人们就接着祭祀的光,吃上一些“祭肉”。因而,所以人们就把这种吃肉的机会戏称为“祭牙”,也被称为“打牙祭”。

image.png

后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吃肉已经不再是人们的奢求,“打牙祭”的说法也就慢慢地被人们淡忘了。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