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劝课农桑是什么?今日“三下乡”古为今用!知识库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大家好,我是小编菡瑾怀竹。喜欢聆听古人的哲语,细品先人的典故,感受精神的传承,激活尘封的记忆。从历史魅力中,汲取未来的智慧,能听到垓下的悲歌,看到绝域的车骑,体悟兴衰之理、人生之奥义。
唐朝的劝课农桑与今日的三下乡,有什么不同,是古为今学吗
今日的农忙季节,各级都组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帮助百姓生产生活。但在唐朝时期,早就有了劝课农桑之说,可谓说古为今学的典范,骇跃古今。
唐太宗贞观3年正月,《旧唐书·礼仪志》记载:“亲祭先农,躬耕耒耜,籍于千亩之甸……此礼久废,而今始行之,观者莫不骇跃。”“骇跃”一词用在这里,是说当时,皇帝能这样做,是让百姓和官员显然感到新鲜与吃惊。当时的形势,自西晋以来,恃强斗狠的马背民族统治着北方,战火绵延,中原分裂,自古代有之的天子亲耕籍田的礼仪,早被废弃,人们已经到了忘却的地步。
在贞观时代,这样古老的仪式又重新恢复了。皇帝能躬耕耒耜,亲自祭农桑,其意义超越了一个仪式所表达的意义,其象征意义达到盛况空前。据史书记载,隋末唐初,长期战乱动荡不已,不稼不穑“人多浮伪”早已成为社会的流习,虽然有好的想法,但要实现想法必须有好的做法,也是说要想真正落实好朝廷劝课农桑的精神,唐朝各级大臣加大了巡查督促,“有游手怠惰者皆按之”。
一个好的社会风气的养成,岂能一朝一夕见功效的。所以唐太宗没有认为下一道命令就完事的态度,要真抓实干做下去。他不仅派遣使臣去各地劝课农桑,自己也在宫中种了几亩庄稼,自己亲自来干,目的是我皇帝能干,臣民们应该做得更好,用意于以身作则。
贞观4年(630),他在分赴各州劝课农桑的使臣誓师大会上讲:“国以人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谷不登,恐由朕不躬亲所致也。”以自己亲力亲为躬耕田亩为实例。同时,也把自己田间锄草觉得疲乏不堪的感受说出来:“以此思之,劳可知矣。农夫实甚辛苦”。
一个天子,如此亲身体悟,不是真干实为来不得这样感受。深知了解百姓的疾苦,做百姓的不易,正是因为皇帝有了亲自躬耕耒耜的认识和体会。于贞观2年(628),《贞观政要》记:京师大旱,蝗虫大起,李世民诅咒而吞蝗虫的记载。贞观天子咒蝗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
贞观天子对劝课农桑使者的要求,要深入下去,走到田间地头,同时,强调:“若迎送往还,多废农业,若此劝农,不如不去。”唐太宗是这样的帝王,虽然玄武门之变等有损他的形象,但这样的“存百姓”留给后世的高大雄伟的好形象。
李世民对农耕的重视,还有一个事例能说明。贞观5年(631),皇太子的行冠礼正值农时,下令改期举行。因为认定皇太子行冠礼为大吉的二月,由于二月春耕季节,不能影响农忙。贞观天子“恐妨农事”下令“改用十月”。
太宗在历史上,做出许多戏剧性和炫耀性历史事件,用今天的话来说有点作秀的成分。但他能心里装有百姓,知道为百姓着想,这样的帝王值得我们大大地赞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