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8世纪末,英国的工业革命带动了整个英国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但当时城乡普遍使用的黄土小道已远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有一位叫马长丹的英格兰设计师,设计了一种便于排水的碎石路,这种路在当时很快得到普及。马长丹死后,便在路前加上了他的姓。到了19世纪初,其称呼演变成马路,一直流传下来。
19世纪末中国的上海、广州、福州等沿海港口开埠,欧美列强在华兴建租界,便把西方的马卡丹路修建方法带到了中国。当时中国人便以英语“macadam/马卡丹”的音译作为路的简称,后来俗称“马路”。在上海有另一种说法:在上海,最早来外滩的多是单身洋人,他们富有冒险精神,长得结实,每日下午3点以后,为发泄过剩的精力,他们便想找个地方跑马,江岸不够他们尽情驰骋,便想到了洋行楼群后的大片泥滩,于是就有了今天南京东路外滩到河南中路一段长500米的跑马小道,这便是南京路的前身。因为当时总看见洋人在上面跑马,故而当时上海人就以其音译,俗称其为“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