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镖局究竟是怎样一个存在?
社会有需求,就会有买卖,有买卖就会推动某种事物的产生。古代镖局的兴起发展,也是当时社会需求的结果。
说白了,古代镖局就是今天保安公司和物流公司的合体,它是受人钱财,凭着自身的武功力量,专门为人保护财物或保障人身安全的机构,又称镖行。古时交通不便,客旅艰辛不安全,保镖行业便应运而生,镖局随之成立。镖局有习武人员自由组合、武术世家组合、得不到适当安置的士兵组合等三种组成方式。镖局产生的历史不长,从最初官方驿站,慢慢发展出民间镖局,明朝中期出现,清朝最盛行。镖局里由镖局主人、总镖头、从事保镖业的镖头和镖师、大掌柜、管理杂务的伙计和杂役等人组成。据说镖师的鼻祖是清朝乾隆年间山西人神拳张黑五,最先在北京顺天府前门外大街开设了兴隆镖局,后来镖师们一旦看到远处山上有土匪,趟子手就大喊:“合吾一声镖车走,半年江湖平安回”。这“合吾”即“黑五”的谐音,以资记念。镖局最讲“以和为贵”,镖师们有句口头禅,叫“三分保平安”,所谓的三分保平安,就是待人接物总要面带三份笑,在行车、打尖、住店与人有争执时要礼让三份,镖车上路镖师一般不再喝酒,遇特殊情况,如取暖、亲朋相坐,可适当饮点儿酒,但最多不得超过三两。镖师押镖最讲隐忍、先礼后兵,遇到情况尽量避免动手,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化干戈为玉帛为上上选。但镖师还秉持忠诚守信的原则,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在能保证镖物保护对象安全的情况下,什么都可以让一步,但一旦触及底线,镖师们职责所在,就不能不舍命动刀兵了。保镖有六戒,即戒住宿摸不透人心的新开店,戒住宿新换老板的店,戒住宿有娼妇的店,戒武器离身,戒镖物离人,戒忽视各个疑点。因此押镖是个非常辛苦有危险的活,镖师都要求是在江湖上出了名的武林高手,身怀绝技。于路押的镖,有水路有旱路,运送工具为镖车,有马车、轿车、推车等多种,一般为独轮推车,上面通常插有三角形小旗,表示镖师出镖的标志,小旗上的字儿代表总镖头的姓,劫镖的人看了旗子,就知道是谁保的镖,如果总镖头在江湖威名大,劫镖的人就不敢轻易下手。镖局有镖局的行话,俗称黑话,从人体部位到职业,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礼节交往等,都有行话,几乎可以成为第二语言系统,所说的春点、寸点、唇点皆为隐语行话。行话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三种:一是由禁忌、避讳形成的市井隐语,如在船上讳说“住”、“翻”等,而用其他字代替。二是出于回避目的,不让外人知悉谈话内容而形成的隐语。如旧时东北响马称姓“杨”为“犀角灵蔓”,称姓“何”为“九江八蔓”,称姓“冷”为“西北风蔓”等等。三是语言游戏类隐语。镖局的镖师均有行话,虽欠典雅,但都是行走江湖必须要用的,说得好就能交上朋友,说得不好就是一场恶战,说不定就丢了镖,砸了饭碗。如镖师们把自己“保镖”叫“唱戏的”,“镖旗”叫“眼”,“钱搭链”叫“蛇腰”,“一个人”叫“流丁”,“门半掩半开”叫“夜扇马散”,“松林”叫“林子马哈武”,“寺庙”叫“神堂”,“晴天”叫“天高”,“天黑”叫“明路”等等吧。镖局的主人一般都是人脉广,有关系的人,有钱有势,打出旗号黑道人不敢惹,官府有靠山有门子,出事可摆平,镖失能赔得起;大掌柜则是眼明心细会盘算的人,看货不走眼,估价不离谱,上下会打点,开支不浪费;总镖头通常都是江湖赫赫有名的人物,不是艺业惊人,就是退休名捕之流;镖师就是听从总镖头指挥,负责押镖的人。
总之,镖局的产生,是因社会的需要,才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行业。它不但有赖于江湖有强盗才能生存,而且同江湖上关系密切。一些受官府注意的游侠,进城若住在镖局,官府是不能缉拿的。一来镖局势力大,二来镖局往往背后有过硬的靠山,如北京会友镖局背后的靠山就是李鸿章。镖局能行走在黑白两道间,为官商及贵重钱物负保驾护航的作用,也是有它的积极意义的。镖局能以“和”、“忍”处世,不怕事,不惹事,关键时刻为维护镖物安全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的精神,尤值得我们今天去学习去借鉴的。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火车、汽车、轮船的开通,社会对镖局需求日减,镖局行业逐渐衰微,难以为继,各地镖局相继关闭,拥有三百多年的镖局行业,完成了它的最后使命,为现代新生行业所代替,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以上就是关于古代镖局究竟是怎样一个存在?的详细内容分享,如果您需要更多百科知识、生活常识的相关知识,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