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网上有个话题很火,网友都十分好奇喜欢游山玩水的李白,他的钱到底是怎么来的。其实李白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富二代”,他的父亲是一位胡商,所以家里积累了不少财富。李白曾一年不到,就花光了三十万两,可见其家底殷实,造成了他挥霍的习惯。不过李白有才,就算离开家庭也能靠自己的才华挣钱。今天就准备比较下李白和杜甫这两位著名诗人,他们的人生起点到底有何不同。
从家境说起
说到财富差距,我们先来捋一捋有钱人都是怎么富起来的。一,要么白手起家,辛苦打拼;二,要么出生就是富二代;三,中彩票。古代白手起家,叫的上号的除了农民皇帝朱元璋可能也没几个了,古代也没咱这彩票事业,但是投胎这门技术活倒是从古至今一直流传着。
我们的两位大诗人也都是投胎小能手,李白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虽然商人地位不高,但却十分有钱,李白曾在诗中描写,“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馀万”,而一年花这么多钱还仅仅是为了接济其他落魄才子。
再看杜甫,标准官二代,祖父是汉武帝时期有名的酷吏杜审言,母亲崔氏也是有名的世家大族。杜甫五六岁时就在河南郾城看过舞蹈家公孙大娘的剑器浑脱舞,十九岁就出游山西一带,二十岁开始历时数年漫游吴越。从他年少时的经历也不难看出杜甫家境不错。从起跑线来看,二人应该是差距不多的。
除去家境,再来看看他们的妻子。我们都知道古代十分注重门当户对,特别有钱有声望的家庭更是如此。
李白虽说出生商人家庭,不能考科举,但是他娶的妻子却是前任宰相的孙女,妥妥的富家女。不仅二人两情相悦,家中长辈也十分欢喜,女方家更是大手一挥,一座院子就送给了李白。后来李白娶的三任妻子也都是名望家族的女子,李白钱财上的潇洒也离不开他妻子家的扶持。
相比起来这边杜甫就低调许多,一生只娶了一位女子。对这位女子的史书记载也很少,只知这位女子姓杨,也是一位官家女子。从这点上来看,李白倒是略胜一筹。
从时代来看
分析过了特定的因素,再来看一看后天可以由诗人自己决定的因素,我统一概括为时代。时代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包含着机遇也包含着挑战,包含着人为,也不可避免地包含着天意。
我们知道李白和杜甫都是唐代的诗人,但唐代也分时期。从二人诗歌的风格和内容就可以知道,李白生活的时代是唐朝的全盛时期,杜甫就刚好相反了,他人生的大部分时候都在唐朝的没落时期。
李白凭借自己的才华成功在京圈的文人中打响了名气,不仅是许多达官贵族的座上宾,就连当时的皇上都是他的粉丝。虽然没有混个正经的一官半职,也就是陪着皇上吟诗作乐,博皇上一笑,还因此受到不少立志入朝做官,为国效力的文人轻视,但当时全国最大的土豪是谁,不就是皇上吗?
虽然李白也曾高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也曾在皇帝召见时大呼:“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但说得直白一点,李白先生也就是以卖诗为生,只不过他的顾客特殊一些,不仅有钱还有权。就算李白常常喝得伶仃大醉,不务正业,还和皇上抬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唐玄宗也并未为难于他。
不仅如此,李白先生不仅有全国最大的金主,还有散布全国财富实力雄厚的超级粉丝,也常常对他慷慨相助。
而另一边杜甫的人生则是高开低走,科举考试不如人意,仕途失意,一直靠父亲接济。但屋漏偏逢连夜雨,曾任兖州司马和奉天县令的父亲去世,杜甫突然之间就失去了生活来源。
为了生活,他不得不去山上采草药,拿到市场上去卖;有时候还会排队领政府发放给灾民的救济粮;有时甚至去达官贵人家乞讨:“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直到四年后,才当上了一个右卫率府兵曹参军。
好景不长,安史之乱爆发了。杜甫只好辞官带着一家老小漂泊逃难,战乱之时,人人自危,亲友的接济也不稳定。好不容易长安收服了,还没过几天安生日子,杜甫又因直言进谏得罪了唐肃宗,被降为了华州司功参军,负责祭祀之类的小事,一生仕途失意。
心境不同
大唐盛世,人民安居乐业,文化开放包容,在李白先生的好心态看来,金钱都是“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东西,“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自然是要今朝有酒今朝醉。
而在杜甫的角度,战争的残酷和居无定所的漂泊让他推己及人,一生都在忧国忧民。但杜甫晚年也并非全像他诗中描写之惨,在成都居住时期,先有裴冕、高适严武等地方高官的资助,夔州居住时期,又得到都督柏茂琳的大力资助,由四川到湖南的路上,还有许多为官亲友的接济,同样是朋友接济,为何境况如此不同,大概只能是心境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