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认为,司马懿最后能间接性的篡权成功是因为他懂得隐忍,不爱强出风头,等到把对自己有威胁的人都给熬死了,在出手一击致命。不过这样做也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因为需要你身体非常健康而且长寿,如果司马懿中途染疾去世,或者战死沙场,那一切就都功亏一篑了。对于司马懿来说这其中还包含了一定的运气成分,而且一个人需要隐忍肯定是为了以后着想,这点并不是司马懿的专利,其实三国中还有人比他更能忍,只是早期的时候我们还没注意到。“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对于每一位想要干成大事的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这个年代大家都想做自己,不忘初心。但步入社会以后,往往会碰到很多身不由己的事情,那这时候你会选择忍还是依然不顾一切的做自己呢?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有时候为了达成更远大的目标,我们不得不忍,做自己虽然也很好但也要看清整体的局势,如果光是为了做自己导致自己还被踢出局那就得不偿失了。特别是在古代,如果一个人连基本的忍耐都学不会,可能给你九条命都没用,“忍”算是一种无奈,又或者是一种智慧,我们现在再来看司马懿的举动,就会觉得是一种智慧的表现。假如司马懿一直坚持做自己,可能连曹操都活不过,最后也是凭借隐忍到了70多岁才掌握曹魏大权,虽然年纪是大了点,但对自己的后人是有长远帮助的。不仅是司马懿,东汉末年想要上位就必须要忍。
曹操其实也是一路忍过来的,都说司马懿大器晚成,其实曹操才是真正的大器晚成。曹操41岁才位列司空,起步已经非常晚了,如果让曹操年轻个10岁,说不定最后登基称帝的就是他本人,而不是曹丕了。早期曹操在宫中的名声和人缘都非常不好,因为他是宦官遗后,所以名门望族都不喜欢带曹操一起玩。不过这时候曹操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不断通过学习充实自己,还自愿刺杀董卓,最后换来了尊重。忍了20多年,才有机会入京建立自己的曹魏政权。
而蜀汉的建立者刘备,也是一路忍过来的。刘备是三国中起点最低的创始人,早期经常被各大诸侯打的落荒而逃,颠沛流离,不过这并没有把刘备打死,反而让他的队伍更加壮大,最后形成了一股能和曹魏、东吴比肩的力量。可以说刘备一路所受的苦难才是最多的,如果这时候刘备没能继续忍下去,可能也撑不到三国鼎立的这一天。刘备对于汉室的忠诚度超越了一般人的想象,让他拥有了忍常人所不能忍的能力。
东吴的孙权也经历了很长的隐忍期。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价孙权,“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意思是说,孙权有忍辱负重的魄力,而且善于运用人才,有越王勾践的潜力,算是天下英雄当中的豪杰了。其实孙权接过孙策交给他的江东后,并没有因此懈怠,反而用了很长时间来证明自己是有能力管理好江东政权的。而且孙权曾一度向曹操俯首称臣,这也让东吴百姓和大臣感到蒙羞,不过这只是孙权的权宜之计,等到赤壁之战东吴就给了曹魏重重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