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在古代,非常注重家族传承,尤其是大家族里,对这个尤为重视。三国时期,虽然身处乱世,但是仍旧有很多大家族,这其中,诸葛亮的家族琅琊诸葛氏就是之一。然而,诸葛亮在教习自己生平所学的时候,挑选的继承人是魏国而来的降将姜维,并不是自己的亲儿子诸葛瞻,那么,为什么诸葛亮要这样做,为什么不把所学教给诸葛瞻呢?
无论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民间,诸葛亮向来是位大红大紫的风云人物。早年隐居乡间,以耕种维持生计,期间还娶了个黄发、黑肤的丑女为妻,刘备闻其名而三顾茅庐,诸葛亮为刘备作《隆中对》,自此全力辅佐蜀汉打天下。
众所周知,在古代都讲究“传男不传女”,连自己女儿都不传的年代,诸葛亮为什么要把平生所学传给姜维而不传给自己的儿子诸葛瞻呢?
很多人认为,这恐怕是因为诸葛瞻并无才能,可谓是虎父犬子。在锦竹之战中,面对也已穷途谋略的邓艾,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诸葛瞻居然被对方杀得大败,最终落得个身死军败的下场。然而在史书中,诸葛瞻绝不是一个庸才。据《三国志记载》,诸葛瞻从小就拥有良好的记忆力,才思敏捷,有“早慧”之称。在某些问题上,诸葛瞻也极有远见。例如在延熙十六年(253年),吴国太傅,也是他的堂兄诸葛恪因为在东兴之战打败魏国军队,于是打算大举用兵伐魏。当时还是侍中的诸葛瞻立即在张嶷的建议下,写信给诸葛恪,认为他穷兵黩武,可能招致恶果。果然,诸葛恪在同年大败而回,并被孙峻杀害。由此可见,诸葛瞻并非草包。
其实诸葛亮把平生所学传给姜维而不传给儿子原因很简单。第一,古代大多技艺都是口传心授,再好的东西找不到合适的继承人都是巨大的遗憾。拥有一身本事的诸葛亮也面临这样的烦恼,直到遇到姜维。他用计谋降伏姜维,并答应收他为徒,将毕生所学传授给他。
第二,诸葛亮死时,诸葛瞻才8岁,尚且年幼。其次,诸葛亮曾在给诸葛瑾的信中说:瞻今以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说他年少成名太快,恐怕成不了大器。诸葛亮此看法,可能是借鉴历史上的那些诸多神童,他们年少时闻名于世,但长大后,却鲜少有人能够辉煌更甚,取得更高的成就。不说远处,三国时的孔融、曹冲就是很好的例子。
第三,最重要的是诸葛亮没有机会将自己平生所学教给儿子。诸葛亮就病死在五丈原的时候,儿子诸葛瞻才是一个八岁的孩子,诸葛亮想教也教不了多少。再加上他常年累月的在外征战,又有多少时间陪伴诸葛瞻?
当年轻有为的姜维出现在了诸葛亮的视野之中,无论年龄、资历、志向都比较合适,正符合诸葛亮的选人要求。最关键的是,姜维在魏国并未能充分发挥其能力,仅屈尊于天水太守马遵手下,并不得志。所以,诸葛亮千方百计将姜维拉了过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更加坚信了自己的判断,终于让姜维继承了自己的衣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