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龙节是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耕种时的节日。纳西祭龙、西藏拉萨祭龙、哈尼民族、壮族祭龙、彝族祭龙,这都是会过祭龙节的节日。祭龙是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共同过节。彝族的祭龙不仅是宣告一年春耕生产的开始,也是人们祈求生育繁衍的日子。彝族居住的地区多数高寒山区,祭龙其实就是春耕前祈雨的一个仪式。
彝族人家把司水的龙作为他们的图腾和神灵,每年农历二月开始都要举行隆重而繁复的仪式,对之进行祭祀。献上祭祀品,祈求龙王降雨,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天热情的彝族姑娘小伙身着色彩斑斓的民族服装,跳起、唱起欢快的彝族歌舞为现场的观众献上一场精彩纷呈的演出。
因地域等原因,祭龙节各地举行日期不尽相同,但多半在二月初三、三月初三、六月初六举行。祭龙分大祭和小祭,小祭即杀猪宰鸡,大祭则宰牛,祭礼由村中德高望重的被称为“龙头”的老人主持,祭坛设在“龙树下”。各家各户自己置办齐猪、鸡、鸭等祭物,由家中男性前往献祭。
祭龙王节的传说还有一种说法,那即是今天的龙王潭,过去曾对修建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立了功,为了纪念这一举业,人们对在龙王潭中修建了一座寺庙,称之为“鲁康”。寺庙里供有龙王像,释迦牟尼像,并且每年的藏历四月十五日将上等的供品扔进潭内感谢龙王,祭奠龙王,年长月久,相沿成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