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麦的来历 烧麦起源于哪里

2022-10-16 05:23 生活达人 871阅读 投稿:知识库
最佳答案  传说,明末清初时,大召寺附近有哥俩儿以卖包子为生。后来,哥哥娶了媳妇,嫂嫂要求分家,包子店归哥嫂,弟弟则在店里打工。善良的弟弟除了吃饱以外,再无分文。为增加收入来娶媳妇,弟

  传说,明末清初时,大召寺附近有哥俩儿以卖包子为生。后来,哥哥娶了媳妇,嫂嫂要求分家,包子店归哥嫂,弟弟则在店里打工。善良的弟弟除了吃饱以外,再无分文。为增加收入来娶媳妇,弟弟在包子上炉蒸时,做了些薄皮开口的“包子”,区分开卖。卖包子的钱给哥哥,“稍卖”的钱积攒起来。很多人喜欢这个不像包子的包子,取名“捎卖”。后来名称演变,向南传播就改为“烧麦”。

烧麦的来历

  烧麦的来历

  烧麦,又称烧卖、肖米、稍麦、稍梅、烧梅、鬼蓬头,在日本称作焼売,是形容顶端蓬松束折如花的形状,是一种以烫面为皮裹馅上笼蒸熟的小吃。形如石榴,洁白晶莹,馅多皮薄,清香可口。喷香可口,兼有小笼包与锅贴之优点,民间常作为宴席佳肴。

  烧麦是非常引人喜爱的特色小吃,据说起源于包子。它与包子的主要区别除了使用未发酵面制皮外,还在于顶部不封口,作石榴状。最早称稍麦,“以面作皮,以肉为馅,当顶做花蕊,方言谓之烧卖。”

烧麦的来历

  到了明清时代,“稍麦”一词虽仍沿用,但“烧卖”、“烧麦”的名称也出现了,并且以“烧卖”出现得更为频繁些。如《儒林外史》第十回:“席上上了两盘点心,一盘猪肉心的烧卖,一盘鹅油白糖蒸的饺儿。”《金瓶梅词话》中也有“桃花烧卖”的记述。清朝乾隆年间的竹枝词有“烧麦馄饨列满盘”的说法。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