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戏的特点是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演出时间长。藏戏的舞台是很简朴的,可以说是没有固定舞台;在剧情上主要是靠解说和艺人们的说唱,开场与结尾都没有固定形式;演出时间也很长,每一出戏可以演三五天甚至更久。
藏戏是由民间歌舞和民间说唱艺术形成的,早期民间歌舞百戏中就已经出现了带有戏剧色彩的艺术形式,在表演的时候,有时会配上诵经为伴唱,也就形成了哑剧性的跳神颂佛祈愿的新形式。在西藏的苯教时期,被称作“仲”的口头神话、历史传说故事也成为了当时西藏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早的藏戏是白面具戏,它的表现形式是直接模仿藏族早期祭祀仪式中动物的鸣叫声,后面依次出现了牦牛舞和“阿卓”鼓舞。在经过藏戏改进后,其演出形式也变成了一些《朗萨雯蚌》《文成公主》《诺桑王子》等传统戏。同时也创作演出了一些现代题材的剧目,但其表演形式都是保持藏戏原有广场艺术特色的基础上改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