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开篇,便是汉室衰微,天下大乱的情形,于是宦官祸乱朝纲,黄巾军起义此起彼伏。黄巾军虽然来势汹汹,却也很快便被镇压了,倒是宦官之乱一直没能解决。这个时候,后来成为了一方诸侯的袁绍,对大将军何进提出了一个建议,加剧了汉室的倾颓——他建议何进,请董卓入京,威胁太后除掉宦官。结果,此事败露,引起了宦官的反扑,于是何进被杀。这个时候,董卓到了京城,无人可以牵制,很快成为了继宦官之后,又一大害。
为了除掉董卓,各路诸侯纷纷起兵,于是有了十八路诸侯聚义。小说中对这十八路诸侯交待的非常清楚——“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伷。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第六镇,陈留坟守张邈。
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第九镇,济北相鲍信。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瓒。第十五镇,上党太过张杨。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第十七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
读到此处,可能很多读者,都不约而同的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这十八路诸侯中,除了袁氏兄弟,以及孙坚之外,基本上都是一些小人物,后来争与争霸的大多数诸侯,都不在其中。联系前后文,我们不难得知,这一檄文就是曹操发起的,他是第十八路诸侯。当时刘备还没有成气侯,只能依附公孙瓒而来,不能单独算作一路。至于吕布,此时还是董卓的心腹爱将,所以他们没有出现在名单中,都是非常正常的。但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诸侯没有出现,却着实令人不解,他是谁呢?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荆州刺史刘表。众所周知,荆州是一个非常富庶的地区,甚至是很多人避祸的世外桃源,再加上刘表本身就是汉室后裔,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他都该参与这次聚义才对,可是他为什么没有参与其中呢?知识库小编认为,可能与以下三个原因有关。
一、刘表刚上任,荆州未稳
诸侯聚义讨伐董卓一事,发生在公元190年,而刘表接替王叡,成为荆州刺史,同样发生在公元190年。如果荆州一直像后来那般富庶,刘表倒是有出兵的能力,可惜在刘表上任之前,此地割据混乱,非常难管理,当初刘表入荆州,都是单Q匹马,匿名前往的。他经过一年的时间,才在当地大族的帮助下站稳了脚跟,统一了荆州的大部分地区。然而,这个时候,讨伐董卓的联盟,却早已解散了。也就是说,就算刘表想参与其中,也有心无力。
二、刘表本身的性格
刘表是一个立意自守,而无四方之志的人,甚至算得上只求个人安稳,不太关心世事的人,因此,他在荆州站稳脚跟之后,根本不关心朝廷真正掌权的人是谁,只安心做一个本分的臣子,治理自己辖下的地区,尽自己应尽的义务。例如,公元191,董卓依旧祸乱朝纲,他曾上表举报同宗刘焉有异心。公元192年,李傕、郭汜等人取代董卓,继续架空汉献帝,他也曾派使者入朝贡奉,等等。因此就算诸侯聚义之时,他有出兵的能力,大约也不会参与。
三、小说情节的需要
当然了,《三国演义》仅是一部小说,并不完全符合历史,单以讨伐董卓一事为例,真实历史上,参与其中的诸侯便仅有十三人,陶谦、马腾等人都是作者为其虚构的,那么为什么不再加一个刘表呢?小编认为,除了为了尊重历史,以及凑十八路诸侯之数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情节发展的需要。
孙坚得到传国一玺之后,违背盟约,退出联盟,并与袁绍翻脸,这个时候,袁绍为了抢夺玉玺,给刘表去信,让刘表在孙坚归途中进行拦截,于是有了二人结怨,以及孙坚死于刘表之手等事,如果让刘表参与了聚义,这一发展很难继续展开。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刘表作为一方诸侯,作为汉室后裔,却没有参与讨伐董卓一事,既与他当时有心无力有关,也与他本身的性格有关。《三国演义》中没有虚构他参与聚义,同样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为了尊重历史,二是为了推动情节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