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董鄂妃死后,顺治皇帝的生命之中的最后一丝火光也熄灭了。他寄情诗、画、数学、天文、甚至基督教,然而没有一个爱好能够让他安下心来稳坐皇位。他痛恨多尔衮,痛恨党争,也痛恨地方上尚未平息的叛乱。但是他的母亲却是他最痛恨的一个,这种痛恨不同于对于敌人的痛恨,从小母爱的缺失,让他的青春叛逆期一直从十多岁延续到了二十岁。在他眼里,孝庄与自己在所有的事情上几乎都是敌对的态度,这让他伤透了心。
自己最爱的人死后,他开始寄情佛学。佛学当时的兴盛与顺治早些年对基督教的疯狂迷恋也有几分关系。传教士汤若望满怀信心的对这位皇帝传授基督教义,在他以为快要成功的时候,善变的顺治帝却放弃了这个宗教。在顺治迷恋基督教期间,已经在中华大地上有着千年历史的佛教慌了神,皇帝的宗教信仰几乎可以引导这个国家的信仰,而基督教的肆意传教深深的破坏了佛教的既得利益。
在此情况下,北京地区的广大佛教徒筹钱重建了海会寺。这个寺庙的位置可以说十分讲究了,位于紫禁城前往南苑的必经之地上。顺治去南苑围猎期间,半路上为了休息,“恰巧”就走进了这座佛教徒们精心布置的局中。寺里的大师憨璞和尚和道光皇帝聊的甚欢,本来就善变的皇帝立刻就爱上了佛教。
顺治十八年的秋天,经历了无数的失落后的顺治帝终于下定决心,遁入空门。但是皇帝终究是皇帝,天、神、人之间的矛盾,在他这里永远是一个不可调和难分难解的线团。孝庄虽然和顺治帝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但是她明白她虽然贵为皇太后,但是所有的一切,都是以皇帝还在为基础的。于是在孝庄的一手策划之下,皇帝的佛学导师玉林琇法师举起了火把,把为皇帝剃度的行森法师推向了祭坛。这把火烧不烧的起来,全在行痴和尚(顺治帝的法号)的一句话。要么坚持出家,自己的师兄将会死于自己之手,师傅也将背上杀死为皇帝剃度的自己徒弟的骂名。要么就妥协,不出家,所有的一切恢复原状。顺治终究没有扛住压力,玉林琇举起的那一把火终究没能烧起来,而皇帝此生之中又一个希望破灭。
既然已经剃度,自己又不去的话,又不和规矩,于是只能让大太监吴良辅替自己出家。可能他自己也不知道,即便看破了一切,连皇位都无法甩掉的自己,如过不是因为后来得的天花,后半生该怎样度过。
但是在电视剧中,玉林琇烧死了行森,顺治帝也出了家,这是不符合史实的小说改编。而且顺治帝并不同意玄烨当自己的接班人,关于顺治帝的死亡以及接班人的问题,我们后续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