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砖出现空鼓的原因是什么

2022-10-10 07:35 家居百科 4311阅读 投稿:知识库
最佳答案1.施工问题:施工过程中,粘结层水泥油不饱满,导致粘结层与瓷砖面出现空洞。瓷砖铺贴完成后未及时进行成品保护。施工现场混乱,施工人员在瓷砖粘结层未硬化时进行施工或踩踏,使得粘

1.施工问题:

施工过程中,粘结层水泥油不饱满,导致粘结层与瓷砖面出现空洞。瓷砖铺贴完成后未及时进行成品保护。施工现场混乱,施工人员在瓷砖粘结层未硬化时进行施工或踩踏,使得粘结层与基层松动从而产生空鼓。铺贴时未预留足够的收缩膨胀缝,由于没有足够的膨胀缝,在受到热冲击膨胀或湿膨胀的作用下,相邻陶瓷砖之间发生应力相挤翘起,从而导致空鼓脱落现象发生。

2.基层问题:

贴墙地砖前,基层表面的灰尘、垃圾未清干净或基层表面松散砂粒较多,在基层与粘结层之间形成一道隔离层。基层过于干燥,施工前未进行浇水湿润,导致基层吸收粘结层中的水分,也会造成粘结层与基层粘结不牢固。基层砂浆强度偏低,基层强度不够。混凝土墙面过于光滑,粘结层与基层墙面无附着点,摩擦力不够,导致粘结层与基层之间形成空鼓。粘结层砂浆本身稠度过大,砂浆拌合后,一旦处于静止状态就会产生泌水现象。地砖粘贴后,粘结砂浆会产生泌水,会在砂浆与地砖之间形成一道水隔离膜。待水分散发时砂浆已处于终凝状态,因而与地砖之间形不成有效的粘结,造成空鼓。

3.材料问题:

不同瓷砖的吸水率不同。按照施工规范要求需将瓷砖进行浸水湿润。但湿润不够充分或未进行浸水湿润,导致瓷砖从粘结层中吸收水分,引起粘结层中水分不够,造成粘结层与瓷砖面粘不牢固。水泥标号过低或者安定性不合格、砂浆密度不一致,水泥砂浆在初凝期完成后出现沉降,造成基层与粘结层或粘结层与瓷砖面之间空鼓、松动。

u=554304069,2130189140&fm=26&gp=0.jpg

墙砖空鼓怎么处理?

1、在施工过程中解决。

如果你家还在装修的过程中,就发现了墙砖出现了不平整,或者空鼓的现象。那么这样就会比较容易处理,师傅一般都会用砌墙刀轻轻的敲打几下地砖,这样地砖不平衡的问题就解决了。

2、切开隆起地砖 重整地面。

当瓷砖出现了凸起的现象,就需要使用专业的刀片对其切割,同时还要准备一块海绵沾一些水,再把凸起部分的地砖取下,这样就可以保证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瓷砖找平。当瓷砖上残留的水泥清除之后,只需要把新的瓷砖铺设上去就大功告成了。

3、局部开口 灌注强黏胶。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