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货币出现较早,到了战国时代,各国已经普遍开始使用金属货币。但是,由于长期的分裂割据,各国的货币都是独具特色的,这些货币的大小、样式、重量都不相同,单位也不一样,极大地制约了当时商业的发展和各国间的经济交流。当时的货币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是韩、赵、魏三晋地区流通的布币,二是齐国和燕、赵部分地区用的刀币,三是秦国、东周和西周用的圆形钱,四是楚国用的蚁鼻钱。下面知识库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秦统一中国后,始皇开始践行大一统的各项措施,制定秦律、修筑驰道、统一文字等措施相继出台,但货币的改革却迟迟未能实行,这主要是因为秦长期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对商业不重视,没有认识到货币的重要性。
随着国家的进一步安定,原来列国间的壁垒被进一步打破,货币不统一所带来的缺陷开始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国家的税收后各种货币的兑换也成为秦代的一大问题。为了便于国家的税收,也为了促进各地区间的交流,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公元前210年,即秦始皇三十七年,在秦始皇最后一次出游期间,李斯向秦始皇建议废除原来六国流通的货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秦货币。始皇接受了李斯的建议,于当年发布命令,“以秦币同天下之币”,并令李斯全权负责此事。
在李斯的主持下,秦帝国发布了一系列的货币改革方案。
第一,废除各国曾发行的旧货币,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黄金和铜钱两种货币。各国曾经作为货币使用的布帛等物品不再具有货币价值,银、珠宝等物品可作为收藏物品,其价值不变,但必须退出流通领域,不得作为货币使用。为了进一步规范新货币的流通,秦朝还颁布了《金布律》,这是我国最早的关于货币金融的法规。
第二,规定货币的单位和兑换率。
秦朝统一货币后,规定黄金和铜钱是唯一的货币,黄金以镒为单位,一镒为二十四两,也有一种说法认为一镒是二十两。铜钱是以半两为单位,每一枚铜钱的重量都是半两,上书“半两”二字。秦朝建立后,虽然布帛被排除在法定货币之外,但在实际生活中秦人仍广泛使用布帛来交换物品,秦朝的《金布律》规定了铜钱和布帛之间的兑换比率,十一个半两可换一块长八尺、宽二尺五的布。
此外,秦朝还规定了秦半两的形制,秦半两仿照周代的圆形方孔钱制作。秦半两在全国的流通,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各异的混乱状态,是我国货币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此后,“孔方兄”就成为历代王朝货币的基本形制,因其造型设计较为合理、携带起来也较为方便,一直使用到清朝末年。
第三,将货币制造权收归国家,以国家信誉保证货币的流通。
秦代规定,货币的铸造权属于国家,私人铸造货币是违法行为。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中,就记载了非法铸造货币的人被抄家、铸造模具被没收的案例。此外,《金布律》规定,凡是国家铸造的货币,无论成色好坏,都是法定货币,可以正常流通,在使用中,禁止对货币进行挑拣。如果有人拒绝使用新铸货币,就会触犯刑律,包庇者也会连带受到处罚。
李斯等人制定的这一整套政策,无疑会促进秦国的经济交流和商贸发展。但此时的始皇已是垂暮之年了,不久秦人就得知了始皇死于沙丘的消息。此后,秦王朝在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中没有坚持多久也就灭亡了,因此,李斯推行的举措并未对秦王朝的经济发展产生实质性影响,但对后世的影响却是十分巨大的,此后历朝历代的货币制度都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
完成统一货币这一任务后,李斯个人也就完成了他辅佐秦始皇生涯中的最后一个使命。此后不久,秦二世继位,李斯便被赵高陷害,死于非命。
由于秦朝的短命,李斯制定的统一货币的一系列制度,执行的情况可能不是很好。但在另外一条大一统措施上,秦王朝执行得很好,并一直被后世沿用,直至今日我们依旧能看到它的影子。它就是秦始皇的另一条政令——“一法度量衡丈尺”,即统一度量衡。所谓度,就是长度;量,就是容积;衡,就是重量。
秦统一之前,中国的度量衡制和货币、文字一样,都是各个诸侯国自己制定标准,不统一,但随着交往的密切,到战国末期,已经出现了各诸侯国的度量衡制走向一致的趋势。
在度制上,战国时期各国基本一致,即使有差别,也十分微小。当时周王室的1尺等于现在的23.1厘米,秦和楚的1尺等于现在的23厘米,相差并不大。当时各国的换算标准也都是一样的: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当时的1分相当于现在的0.231厘米。可见,战国时期各国在度制上基本一致,沿用了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