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黄帝在众人心中,一直都是一个男人的形象,炎黄子孙,炎黄二帝都是男性,这几乎是固定成型没有人怀疑过的。但是后来却有人提出一些异议,认为黄帝的真实性别是女性,还提出了很多证据,看上去非常合理,这究竟怎么回事?黄帝到底是男性还是女性,各自的理由又是什么?下面知识库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黄帝,是稍后于炎帝出现的一个大帝。在三皇五帝中,他的名声最响,业绩累累,被推为中华民族的老祖宗。我们称炎黄子孙,就是把黄帝和炎帝作为祖先崇奉的最好证明。
无论是历史典籍还是神话传说,都有许多关于黄帝的记载。在昆仑山上,有一座庄严华美的宫殿,是黄帝在下方的帝都,也是他常来游乐的行宫。他是五方之中央的上帝,辅佐他的神是后土,手里拿了一条绳子,经营四面八方。据说,黄帝长有四张脸,能同时顾及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及时处理各方发生的事情。正因为有如此神力,他才能够荣居中央大帝的尊位,时时莅临四方。
《山海经。西山经》说,有个叫轩辕之丘的山。郭璞注释时说:“黄帝居此丘,娶西陵氏女,因号轩辕丘。”同书《海内经》也说:“黄帝妻雷祖,生昌意。”西陵氏女、雷祖是一个人,即黄帝的妻子嫘祖。嫘祖聪明贤惠,不但给黄帝生了不少儿子,而且还发明了养蚕纺织。
这些子孙,有的是神,有的是下方的民族。在《西游记》等古籍中赫赫有名的东海龙王禺,人脸鸟身,耳朵上挂着两条黄蛇,威武异常,却原来是黄帝的儿子。那个从天上把息壤偷下来替人民平治洪水的大神鲧,居然也成了黄帝的嫡孙。
伟大的黄帝,威力无穷,传说他曾在西泰山会合天下的鬼神,那时他坐在大家拉的宝车里,六条蛟龙跟随在他的后面,蚩尤带着一群虎狼在前面开路,雨师和风伯在后面清扫路上扬起的灰尘,其余所有的神全都跟随在黄帝的车子后面,亦步亦趋……
他带兵东讨西伐,南征北战,建立了赫赫武功;他尽心竭力,发明了冕旒礼仪,创立了史官,文功盖地。甚至我们今天书写的文字,据说最早也是他的史宫仓颉发明出来的。只从这点滴介绍中,就能看到黄帝这位大神的功绩巨大、威力无比了。
对这样一位大神,向来没有人会产生他是男还是女的疑问;但是近来海内外却有专家发表文章,认为黄帝是个女的。这个说法实在出人意料,但却又有根有据的。
他们先从黄帝的“帝”字开刀。《左传。僖公九年》“顺帝之则”的注释说:“帝,后也。”后,甲骨文里有时写作毓(即生育的育),形状象生育时的样子。上古时多有“后帝”连称的,说明帝与后之间有某种密切的关系。《易经。益卦》中“王用享于帝”的注是这么解释“帝”的:“帝者,生物之主,兴益之宗。”《礼记。郊特牲》“祭帝勿用也”的疏说:“因其生育之功谓之帝。”从这些记载里,清清楚楚地流露出“帝”字含有生育的意思。能生育万物的,能象“后”一样生育小孩的,不是女性是什么?
再看“黄帝”二字所带来的疑点。《史记。天官书》记载:“黄帝主德,女主象也。”据考证,“德”的本义是“种植”、“生殖”。黄帝既主生育之德,当然就有女主象,这样,也就毫无疑问是个女的了。《淮南子。说林训》有云:“黄帝生阴阳”,高诱注道:黄帝,是古时候的天神,最初开始造人的时候,化生了阴阳。
这能“生”阴阳的,似乎也是女性的事。黄帝是掌管中央的大帝,《月令》和《吕氏春秋》都说,“中央土,帝黄帝,神后土”,其实,这“后土”即黄帝的神灵。后土是什么?《汉书。郊祀歌》说:“后土富媪,昭明三光。”张晏注曰:“媪,老母称也,坤为母,古文称媪。”
《郊祀歌》还说:“惟泰元尊,媪神蕃厘”,李奇注曰:“媪神,地也。”后土即坤,坤为母性,是媪神,后土就是老年妇女。黄帝既然就是后土,那么,黄帝不是女的又是什么呢?
神话传说里也有说黄帝是母性大神的。《国语》里展禽说:“黄帝能成命百物”,即黄帝能生养万物,这是古时神话对春秋时期的人的思想影响。《山海经。大荒北经》说:“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这些都一笔带过去了,惟独对白犬有雌雄,化生为犬戎之族这一点却要点明。
这表明,正因为黄帝是个女的,所以生下苗龙的事,无需专笔补叙(苗龙生融吾等类此),而弄明生了白犬,其雌雄自行交接化生犬戎之族的事,与上述过程不同,所以要作补充说明。再看一个事例。由黄帝改造而来的东岳大帝看上去是个男的,其实从很多记载里还是看得出是个女的。
黄帝是管生殖的,东岳大帝由她化身而来,当然应该有此作用,但又碍于男人的形象而有所不便,就只能另造一个叫“碧霞元君”的女神来管,但这女神其实就是黄帝的本相。
陈文述《泰山碧霞元君祠诗》里说这位女神“其义同富媪”,“其神即后土”,就道出了黄帝与这位女神二位一体的关系。《碧霞元君宝诰》更是一语道破天机,说她“曩时现玉女身,根本即帝真之相”,说明黄帝即这位碧霞元君的原形,黄帝是富媪,是女人!
读者看了,一定会惊讶万分:那么崇高、那么伟大的黄帝,竟然会是个女的?这个说法,虽然很难一下子推翻以前“黄帝是个男的”的定论,但是却也言之有理。谁是谁非,尚待后人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