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的有“大理国”的存在吗?大理国是个怎么样的国家?知识库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大理国前后存在300多年,和宋朝比邻而居,却不为宋朝熟悉,《宋史·大理传》对大理国的记载只有区区700多字,并且只提到了一位名叫段和誉的国王。由于史料的匮乏,大理国长久以来都是一个神秘的国度,好在金庸先生在其所著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用精彩的故事塑造了段誉的形象,使得人们能够一瞥大理国的风貌。
在金庸先生的笔下,一阳指是大理段氏的独门武功绝学,名闻天下。段誉的父亲名叫段正淳,段正淳风流潇洒,情妇无数,到处播种,木婉清、钟灵、阿朱、阿紫、王语嫣都是他的私生女。然而实际上,段延庆才是段誉的亲生父亲。段延庆和段正淳长期明争暗斗,最后逼得段正淳自杀,自己亦隐遁山林。大理皇帝段正明得知弟弟段正淳的死讯后,把皇位传给了侄子段誉,自己则入寺为僧。
段誉的影视剧形象(历史原始是段和誉)
一言以蔽之,《天龙八部》中的大理段氏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关系混乱。小说毕竟是小说,只能当故事看,不能当历史看,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大理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呢?
源自南诏
话说唐朝初年,今云南一带生活着蒙舍诏、邆赕诏、施浪诏、浪穹诏、越析诏、蒙嶲诏六个互相独立的部落,时人合称这六个部落为“六诏”,因蒙舍诏位于最南端,蒙舍诏又被称为“南诏”。
南诏在其首领蒙细奴逻、蒙逻盛、蒙盛逻皮祖孙三代的治理下逐渐崛起,蒙盛逻皮的儿子蒙皮逻阁继任首领后,在730年吞并其他五诏,结束分裂,统一云南,自称南诏王。738年,唐玄宗册封蒙皮逻阁为云南王,并赐蒙皮逻阁名为归义。741年,蒙皮逻阁从蒙舍川迁居太和城(今云南大理),使太和城从此成为南诏的政治中心。蒙皮逻阁励精图治,南诏迅速崛起,中国大西南地区由此形成了吐蕃、南诏、唐朝三国鼎立的局面。
蒙皮逻阁的儿子蒙阁罗凤在位时期(748—778年),唐朝走向全盛,两次派兵征讨南诏,蒙阁罗凤击退唐军后,在751年倒向吐蕃,实行联吐抗唐的政策,多次协助吐蕃进攻唐朝。及至蒙阁罗凤的孙子蒙异牟寻在位时期(778—808年),吐蕃走向全盛,残酷压榨南诏,蒙异牟寻忍无可忍,在794年倒向唐朝,实行联唐抗吐的政策,多次协助唐朝进攻吐蕃。
南诏国的位置
蒙异牟寻的孙子蒙劝丰祐在位时期(823—859年),南诏和唐朝的关系重新变得紧张起来,两国在西川(今四川)和安南(今越南)多次交战,互有胜负。蒙丰祐的儿子蒙酋隆在位时期(859—877年),南诏和唐朝的关系破裂,蒙酋隆于是在860年自称皇帝,连年进犯唐朝,致使西川和安南战火连绵,了无宁日。
无休止地战争削弱了南诏的国力,加剧了南诏的衰败。897年,蒙酋隆的儿子蒙隆舜被大臣杨登杀害。902年,蒙隆舜的儿子蒙舜化贞复被大臣郑买嗣杀害。郑买嗣欲篡位,随后血腥屠杀蒙氏一族800多人,南诏国从此灰飞烟灭。
大理兴起
902年,郑买嗣篡位后,建立起大长和国。928年,东川节度使杨干贞杀掉大长和国末代皇帝郑隆亶,拥立赵善政为皇帝,赵善政改国号为大天兴国。929年,杨干贞废掉赵善政,自立为皇帝,又改国号为大义宁国。
短短30年间,云南三朝迭起,一如唐朝灭亡后,五代更迭、十国割据。当暴力夺权成为常态后,成功者就会无端猜忌那些功名显著的手下,以防止他们推翻自己的统治,进而引发下一轮动荡。在杨干贞眼里,就有这么一位对自己有威胁的大臣,他叫段思平,时任通海节度使。
段思平的祖先名叫段俭魏,段俭魏曾协助南诏王蒙阁罗凤的儿子蒙凤伽异两次击败唐军,被赐名为忠国。段忠国后来官至宰相,他的六世孙便是段思平。
段思平在云南的乱世中,靠着自己的累累战功官至通海节度使。杨干贞夺位后,听信谗言,想要除掉段思平,段思平无奈,只好躲到舅舅家避难。936年,段思平为躲避追捕,不得不再次逃亡。这一次,段思平决定不再逆来顺受,而是起兵反抗,他在弟弟段思良、好友高方、军师董迦罗的帮助下,向东方三十七蛮部借兵,对屡次迫害自己的杨干贞发动了进攻。
937年,段思平击败杨干贞,攻克大理城,称号皇帝,改国号为大理国,从此翻身做主人。对昔日的主公杨干贞,段思平没有斩尽杀绝,他抓到杨干贞后,废杨干贞为僧,让杨干贞得了善终。对开国功臣们,段思平委以重任,他任命董迦罗为相国,封高方为岳侯,让他们分治地方事务。
大理古城夜景
段思平能善待昔日仇人和开国功臣,这或许跟他信奉佛教有关系。段思平岁岁建寺,铸佛万尊,使佛教成了大理国人人信奉的宗教,故而,大理国又被称作“妙香佛国”。
944年,段思平去世,其子段思英即位。段思英在位仅一年,便被叔叔段思良废为僧。其后,段思良、段思聪、段素顺祖孙三代相继统治大理国,大理国几十年太平无事,风调雨顺,遂走向强盛。
967年,宋将王全斌平定蜀地后,请求进攻大理国,宋太祖借鉴唐朝和南诏常年战争,造成蜀地不稳的教训,不仅拒绝了王全斌的请求,还以大渡河为界,确定了两国的边界。此后,大理国多次派使者出使宋朝,请求两国建交,宋朝都没有答应,两国的政治交往于是成了一片空白。直到狄青在1053年平定侬智高之乱,侬智高逃到大理国,大理皇帝段思廉斩杀侬智高,并把侬智高的首级送给宋朝后,两国的政治交往才有所增加。
大理国的位置
受佛教的影响,大理皇帝厌倦政务者皆选择退位为僧。段素顺的曾孙段素隆禅位给侄子段素真后,段素真禅位给孙子段素兴后,皆入寺为僧。段素兴骄奢淫逸,大兴土木,招惹众怒,被国人废黜,段思廉随后被拥立为皇帝。段思廉在位31年,最后禅位给儿子段廉义,亦入寺为僧。
大理复国
1080年,杨义贞杀死大理皇帝段廉义,篡位称帝。鄯阐侯高智升(开国功臣高方的后代)让儿子清平官高升泰起兵讨伐杨义贞,于是,杨义贞篡位仅四个月便失败被杀。其后,高智升拥立段廉义的儿子段寿辉为皇帝,段寿辉任命高智升为布燮,让高升泰袭爵为鄯阐侯。
高智升父子通过这次事件掌握了大理国的军政大权,使大理皇帝从此沦为了政治傀儡。1081年,在位仅一年的段寿辉禅位给孙子段正明,自己遁入空门,摆脱了高氏的控制。段正明在位期间,段氏和高氏的矛盾加剧,1094年,段正明被迫禅位给高升泰,高升泰于是即位,改国号为大中国。
1096年,高升泰病死,他在临终前没有传位给儿子高泰明,而是传位给了段正明的弟弟段正淳,段正淳即位后,改国号为后理国。后理国作为大理国的延续,史学界因此把大理国和后理国当做一个国家的两个时期来看待。
段正淳的影视剧形象
为避免段氏和高氏再发生矛盾,段正淳和高泰明达成一致意见:段氏世世代代当皇帝,做政治傀儡;高氏世世代代当宰相,掌握实权。于是,国人称高氏为“高国主”,段氏只拥有虚位而已。
1103年,段正淳派人到宋朝入贡,求得经籍六十九家,药书六十二部,促进了大理国和宋朝的文化交流。1108年,段正淳禅位给儿子段和誉(又名段正严),自己入寺为僧。段和誉进一步加强和宋朝的联系,1117年,宋徽宗册封段和誉为云南节度使、大理国王,这次册封史无前例,宋朝和大理国的政治关系由此建立。
段和誉在位时期,东方三十七部蛮多次发动叛乱,他依靠相国高泰明、高量成等成功平息了叛乱,稳定了大理国的局势。
段和誉勤政爱民,励精图治,使大理国实现了复兴。1147年,段和誉因诸子内争对政事感到厌倦,遂禅位给儿子段正兴,入寺为僧。1171年,段正兴禅位给儿子段智兴,亦入寺为僧。
国破家兴
段智兴在位时期(1171—1200年),以李观音为首的家族和以高寿昌为首的两大家族争权夺利,各占地盘,内战再起。及至段智兴的儿子段智祥在位时期(1204—1238年),高氏重新掌握实权,大理国才重新稳定下来。1238年,段智祥禅位给儿子段祥兴,入寺为僧。
此时,蒙古已经崛起,中国北方的西夏和金朝已经灭亡,中国南方只剩下宋朝和大理国尚存了。1244年,蒙古出兵灵关,讨伐大理,段祥兴派高禾迎战,高禾战败而死。蒙古人的进攻打破了大理国300年来无外患的局面,宋朝也已经遭到蒙古人的进攻,现在的宋朝和大理国可谓是一对难兄难弟,两国本该结盟,共抗强敌,然而宋朝自保尚且吃力,更不用说援助大理国了,面对外患,大理国只能孤军奋战了。
1251年,段祥兴去世,给儿子段兴智留下了一个异常棘手的烂摊子。1252年,蒙古大汗派弟弟忽必烈讨伐大理国,忽必烈率军穿越吐蕃二千多里无人之地,历经重重困难,最终渡过大渡河,进入了大理国。
蒙古灭大理路线图
忽必烈多次派使者招降段兴智,段兴智都拒不投降,还杀了忽必烈的使者。段兴智派相国高泰祥防守金沙江,忽必烈一面派军队与高泰祥对峙,以吸引高泰祥的注意力;一面派军队绕过高泰祥的防线,直捣大理城。高泰祥闻讯大惊,赶忙回救大理城,但已为时过晚,忽必烈随后顺利攻克大理城,在统失逻擒获高泰祥,1253年,蒙古人又攻克鄯阐,擒获段兴智,享国315年的大理国至此灭亡。
蒙古人在治理云南时,利用段氏的威望稳定当地百姓,赦免段兴智,任命段兴智为世袭总管,与蒙古将领一起治理自己的家乡。段兴智去世后,蒙古人又任命段兴智的弟弟段实为总管,继续治理云南。其后,一代代段氏子弟接受蒙古和元朝的任命,守护着自己的家乡,直到元朝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