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南北榜"事件是什么?明朝科举南北分卷公平吗?下面知识库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隋唐时期,科举制创立,通过公开考试选举官员,阶级之间可以流动,这拓宽统治基础,维护社会稳定,可在明朝科举考试却分为南卷和北卷,这对于读书人而言是不是存在着不公平呢?
这件事起源于在明太祖统治时期,洪武三十年(1397)发生了"南北榜"事件。那年"丁丑科"会试,考官刘三吾、白信蹈所录取的五十二名进士皆是南士,光从榜单数据上看似乎是一场赤裸裸的科举舞弊行为。于是民间哗然,统治者自然怒不可遏,毕竟这事关统治基础,铁血政策下杀了许多人。朱元璋也要给出交代,便亲自阅卷,定下六十一名进士,偏偏这六十一人都是北士,因此这次偶然和必然交织下的事故,史称"南北榜之争",亦被称"春夏榜之争"。
事实上,随着北方混乱,在几次人口南迁之后,南方本就平静祥和为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条件,北人带来先进的科学技术,加以改进发展使适合南方社会,南方土地肥沃,河流众多,水利条件不错。一系列条件综合下来,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众所周知,经济决定上层建筑,这也就意味着南方的教育水平、学生质量也是比较高的。因此,会试下南方人脱颖而出也是可能的。再者,考官刘三吾来自湖南,白信蹈来自安徽,都是属于或说是偏向南方的地区,各地域教育方式、教育理念不同,也会产生审美差异,因而南方偏向南方也只能说是主观上的差异,可以说是是情有可原的。
但是,文化发达的南方如果因此而长期垄断录取名额,科举考试的结果就是作为选官的标准,官场上全是北方人,对于统治者而言这是一种危险信号,不利于平衡朝政。而且南北地区之间的矛盾会带来社会的不稳定。何况对于朱元璋来说,他是在南方发家,要站稳脚跟也需要北方的支持,因此科举就成了人心合一的统治工具,但结果却全是南方学子,不就是在打北方的脸吗,难平民愤不就是民心背离吗?这当然不是朱元璋所想看到的。大概是如此,所以在他亲审时就有了一定地域上的主观选择,那么这对于南方考生而言就成了一种不合理。
这就成了社会矛盾。在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大学士杨士奇就提出按地区录取进士的解决办法,设立分地区取进士的南北卷制度。按照制度规定,录取考南卷的考生十分之六,北则卷取四分之四。
南北分卷,是"在固定的资源面前,按照地区为主要指标兼顾人口进行分配,可以有效避免因为经济和人口因素产生的不公平性",就是将南方人和北方人不放在同一套考试系统里,南方人在北方人在各自的系统里搏杀,将和全国读书人竞争的模式转变为同乡竞争模式,这创造了较为公平的竞争环境——相同的经济水平、教学质量,这就是一种平衡了。
也许乍一看,南北比例不一致,好像是一种不合理,但我们也要看一下考生基数。宋朝时期,南方人口就超过了北方,明朝人口只多不少,如果将考生数和人口数按比例同步增长的话,南方的考生人数多,那么录取比例也该大一点,毕竟南方教育水平、考生质量高,比例小的话,太多优秀的人没法进入国家机关,无法发挥人才力量,对于国家而言是一种巨大的损失。更直接点说,社会需要精英,是要尽可能的平衡,但不是因此就招收太多平庸的人,这样无异于慢性自杀。
类似现在高考,有全国一卷、二卷、三卷、江苏卷、上海卷等,这就是地区区别。江苏经济发达,学生水平高,但也要区分出个一二来,简单的会导致拉不开,因此,江苏卷就成了变态,但也要平衡一下西部不发达地区,就有了三卷。
虽说在社会经济等,现代和明朝已有了很大区别,但考试作为一个千年问题,仍是值得举一反三、类比的,这里就借福建省和河南省来谈一谈。福建省南方,河南省北方,但现在都用一卷。但是南方考生数量少,远不及河南省,但河南省学生质量高,但是由于各省的一定自我保护上,福建高校多,录取本省人数相对的也多。对比河南省,本省能够消化的人数不多,外省吸纳人数也少,这样导致很多河南考生"落榜",不是无能,而是不能。因此明朝的比例还是有一定赞赏之处的,它这是相当于将所有的高校看成国家的朝廷,统一一体,而非现在置于各省之下,那么按照人口比例下,很多河南考生就可以有出路了。
世界上就没有绝对的公平。南方"死亡组"优中选优,这种更加精英化的残酷选拔里,对个人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在厮杀中出来的才是国家需要的,能够脱颖而出的才是真正的人才。
不论是在南卷,还是在北卷,金子就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固然会有牺牲品,但这是针对个人考生而言,但从国家宏观角度来说,这是统筹兼顾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