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花的转花过程基本与虫草相似,只是虫草的菌体是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的尸体的干燥复合体。
南北朝(公元五世纪)雷斆《雷公炮炙论》记载:“凡使,要白花全者。收得后于屋下东角悬干,去甲土后,用浆水煮一日,至夜,焙干,碾细用之。”
隋唐甄权的《药性论》记载:“其蜕壳,头上有一角,如冠状,谓之蝉花,最佳。味甘寒,无毒。主小儿天吊,惊痫瘈,夜啼心悸。”
宋朝苏颂《图经本草》中有“今蜀中有一种蝉,其蜕壳头上有一角,如花冠状,谓之蝉花。”
宋代唐慎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记载:“蝉花,所在皆有,七月采,生苦竹者良,花出土上。”
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1590)记载:“蝉花可治疗惊痫,夜啼心悸,功同蝉蜕。”
除上述经典医药论著外,还有不少古代医学家专著记载了蝉花的复方,如宋代《圣济总录》、《小儿药证直诀》等。
蝉花的形成与蝉有着根本的关系,蝉花:由菌核、孢梗束子实体、孢子粉三部分组成。蝉花的根是蝉的幼虫体;破土而出顶端分枝,开着数朵一寸多长乳HS的蝉花孢子粉,它是从蝉幼虫头部生长而出来的,这就是种子有繁殖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