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度动物园名树背后的故事:郑板桥曾赋诗,曹雪芹得灵感

2022-10-12 03:01 知百科 4100阅读 投稿:知识库
最佳答案克日,国度动物园正在北京正式揭牌。国度动物园的前身是始建于20世纪50年月的北京动物园,聚集了数十万计的花草林木。据《北京动物园志》记录:园内“有古树名木1197株,300年以上

克日,国度动物园正在北京正式揭牌。国度动物园的前身是始建于20世纪50年月的北京动物园,聚集了数十万计的花草林木。据《北京动物园志》记录:园内“有古树名木1197株,300年以上的一级古树名木121株,二级古树名木1076株。”此中一些古树名木的背后另有着不为人知的妙闻逸闻。

古银杏:郑板桥曾为之赋诗

国度动物园内卧梵刹三世佛殿山墙工具侧,各有一株高峻的古银杏树,东侧一株骨干径121厘米,树围380厘米,高22.5米,长势强健,旁出幼树四株,最粗一株胸径已达60厘米。西侧一株高近20米,干径103厘米,树围323厘米,也是长势强健,旁出幼树三株,粗者胸径达50厘米。那两株古银杏树东为雌西为雄,据传是建寺时所栽植,已有上千年的汗青。那巨伞般的树冠保护着佛殿,每至暮秋时节,明HS的扇形树叶如彩蝶翻飞飘零,正在蓝天、红墙的陪衬下显得非分特别灿烂。

卧梵刹银杏树

清乾隆元年(1736年),“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第三次进京,于太和殿前丹墀(台阶)加入殿试,“中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为赐进士身世。”为此他特绘《秋葵石笋图》,并题诗曰:“牡丹繁华号花王,芍药和谐宰相祥。我亦末葵称进士,相随丹桂状元郎。”高兴之情溢于言表。但是,中了进士其实不即是就有官做,朝中没有背景的郑板桥,只幸亏京闲居,借此寻游京畿庙宇禅林。

暮秋的一天,郑板桥骑马寻游西山名瞬间,来到喷鼻山脚下的卧梵刹,看望寺内名僧青崖僧人,并与其正在银杏树下一边品茶,一边谈禅论法。时价冷秋,古银杏满树尽带“黄金甲”,郑板桥即兴赋诗曰:“西山肯结万山绿,吹破彤云做冷烟。匹马径寻黄叶寺,雨晴稻熟早秋季。”诗中的“黄叶寺”即卧梵刹,而“黄叶”当指寺内两株被金风抽丰染得金黄的古银杏。

石上柏:“木石前盟”或由此起

石上柏位于国度动物园西北部的樱桃沟内,又称石上松、古桧,实为高高在上庞大危石上发展着的一棵古柏,此树古已有记录。

樱桃沟石上柏

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前朝进士孙承泽隐居于喷鼻山脚下的樱桃沟,用二十多年的时候对北京史地停止研讨,并写下《春明梦余录》和《天府广记》。其正在《春明梦余录》中对石上松有所记叙:“独岩口古桧一株,根出两石相夹处,回旋横绕,倒挂于外,年夜可数百围。色赤如丹砂,夫人不克不及拊(fǔ)虬(qiú)龙而谤视之,使得凝视,当如斯桧矣。是又岩中之奇者也。”明朝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县)人、漕运总督毛锐曾寻游至此,见山石间傲然矗立着一株松柏,沟内流水潺潺,景色文雅,遂赋诗:“僧于险处庵,依石依松立。出地水游移,相不雅坐环曲。”由此揣度,那株古树已有近五百年的汗青。

那个古柏植于高坡一块高十余米,宽4米的巨石上,自巨石间裂痕中长出,树高7米余,干径粗35厘米,虽长势普通,但因特别的树址和其固执的生命力,确属罕有。其根粗,长如巨蟒,挤满全部石缝,故孙承泽记为“回旋横绕,倒挂于外”,是樱桃沟的一处着名异景,被列为古树名木,加以特别养护。

据传,清朝文学家曹雪芹正在西山脚下栖身时,为了写做《红楼梦》(初为《石头记》),常常外出访问,搜集创做素材,并屡次来到樱桃沟寻古探幽。当他看到沟崖上那株石上柏时,立足好久,受此开导,突然有了灵感,构想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恋爱故事——“木石前盟”。“木”指林黛玉,“石”指贾宝玉。故《红楼梦》第一回云:“此事说来可笑,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酒保,日以甘露浇灌,那绛珠草始得久延光阴。厥后既受六合精髓,复得雨露津润,遂得脱却草胎木量,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即“神瑛酒保”为贾宝玉,宿世为顽石。“绛珠草”为林黛玉,宿世为绛珠仙草,以“绛珠草”喻“木”。

晚年间喷鼻山地域传播着一首民谣:“退谷(樱桃沟)石上松(柏),人称木石缘。巨石嶙峋宝,甘泉溢水甜。山上疯僧洞,山下白鹿岩。曹公生花笔,宝黛永久传”。那首民谣把曹公与《红楼梦》和樱桃沟的“三尽”(水泉源、元宝石、石上柏)联络了起来。

古蜡梅:“梅开二度”都城之冠

正在卧梵刹天王殿前,有一棵古蜡梅,其莳植年月没有切当的记录,据传栽植于唐朝贞不雅年间(另传,植于元朝或清雍正年间),有“都城蜡梅之冠”的佳誉。

那株古蜡梅,数十枝干正在周遭不到一米的处所破土而出,高达三四米,通常为每一年的仲春底、三月初着花。最早的花期曾正在12月份,即夏历的尾月。花开时,花瓣儿外层为HS,内层淡紫,喷鼻味很浓,动物学上称为“九英梅”。

相传,有一年的尾月,乾隆天子驻跸清漪园(今颐和园)。刚住了几日,便有人上奏,说京西十方普觉寺(卧梵刹)的蜡梅花开了。乾隆极其欢快,正在那寒冬时节能不雅赏到鲜花绽放,实为一年夜雅事,因而起驾到卧梵刹探梅。当他来到天王殿前,但见一丛蜡梅开着清一色的黄花,鲜嫩而鲜艳,与枯黄的树叶比拟显得那样的娇美,甚是心旷神怡。

那株古蜡梅曾一度枯萎,尔后又收回新芽,长势富强,以是又被称为“二度梅”。据传,曹雪芹《红楼梦》中写怡红院的海棠枯萎了一年,忽又于次年从头着花,招致贾母等来宴赏,就是取自卧梵刹“二度梅”的素材。有学者以为,曹雪芹暮年曾正在卧梵刹四周栖身,并创做了《红楼梦》,书中那一故工作节也许是受卧梵刹“梅开二度”的开导而创做的。

歪脖槐:或为曹雪芹门前树

正在国度动物园内的曹雪芹记念馆门前,发展着三棵庞大的古槐,为都城名木。西侧第一棵古槐高20米,树干周长4.9米,是北京地域树干周长正在5米摆布的十几棵粗年夜古槐之一。第二棵树干周长到达3.7米。名望最年夜的一棵是东侧的“歪脖槐”,“外型”甚是独特。据传那三棵古槐已有500多年的汗青,均为一级古树。

曹雪芹记念馆门前古槐

据传,曹雪芹曾栖身于喷鼻山脚下的旗营里,并创做了《红楼梦》。本地有小曲唱道:“门前古槐歪脖树,小桥流水野芹麻”。那与《红楼梦》开篇做者说本身住正在“阶柳庭花”的地方和曹公老友张宜泉《题芹溪居士》中“门前山水供绘画,堂前花鸟进吟讴”的吟咏相印证与符合。

菩提树:由佛祖坐禅“圣树”分植

正在国度动物园南园热带温室中,有一株菩提树,生气勃勃,被誉为“友情之树”。

菩提树有“空门圣树”之称,原产于印度。“菩提”本是梵文音译,意义为憬悟、聪明。释教有“菩提圣树正在那里,佛陀就正在那里”之说。

相传,2500多年前,释迦牟尼为挽救寡生,落发修行。颠末多年的修炼,最初正在菩提树下取得年夜彻年夜悟,末成佛陀,由此释教视菩提树为“圣树”。

1954年10月,应当局约请,印度总理尼赫鲁来华拜候,并带来一株从昔时佛祖坐禅的那棵年夜树上取下的枝条培养成的幼苗,赠予给我国带领人,以示中印两国群众的友情。那株贵重的菩提树幼苗高l5厘米,有5片叶子,拆正在一个紫砂盆里。那时由周恩来总理以盛大的典礼接管,随后转交给科学院动物研讨所养护。动物园由专人经心养护,使之发展茁壮。尔后那棵“圣树”被移至喷鼻山脚下的北京动物园温室内,成为热带温室中的宝贵佳木,也是海内独一一棵从昔时佛祖坐禅的那棵圣树分植出来的菩提树,以是备受释教人士的保重。(本邦畿片由做者供给)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