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淮安安步:家正在枚皋旧宅边

2022-10-03 13:00 知百科 1362阅读 投稿:知识库
最佳答案淮安最闻名的文学家是吴承恩,由于没有人不晓得《西纪行》。淮安的河下镇正在吴氏故宅建有吴承恩记念馆,旅客良多,读者诸君能够已游过,以是那里想撇开吴承恩,谈谈淮安与文学有关的

淮安最闻名的文学家是吴承恩,由于没有人不晓得《西纪行》。淮安的河下镇正在吴氏故宅建有吴承恩记念馆,旅客良多,读者诸君能够已游过,以是那里想撇开吴承恩,谈谈淮安与文学有关的别的几个地址。

从清江浦区向南到淮安区,若是从里运河东堤上走,一过河下镇,便可正在路东瞥见一座碑亭,碑上年夜书三个红字:“古枚里”。

那座碑亭,记念的是汉赋年夜家枚乘枚皋父子,始建于明,尔后断续补葺,抗日战役期间毁于兵火,此刻那一座是1985年重修的。堤东有一个湖,是楚州三湖—萧湖、勺湖、月湖—中的萧湖,湖边有枚氏父子的泥像,二人手持竹简,相对而立,像是正在相互赏识。听说那四周就是枚氏父子的故宅地点。

里运河东堤的“古枚里”石碑(雷夫/图)

枚乘平生,现存的材料很少,《史记》只正在司马相如传中提过他一次名,《汉书》则大略记录了一些业绩。《汉书》说他是淮阴人,古人看文生义,觉得是厥后的淮阴县(今淮安市淮阴区)人,不合错误。秦、汉时的淮阴县很年夜,不即是两千年后的淮阴县。唐朝山阳(今淮安市淮安区)人赵嘏《忆山阳》诗里说,“家正在枚皋旧宅边”,可见枚氏故居应正在淮安区,碑亭标识表记标帜的地址年夜致可托。

枚乘的文学成绩正在于创建了散体赋,仅存的一首《七发》,可看做散体年夜赋的样本,主客问答的布局,展排夸大的表达,表现了赋正在情势上的特性。

枚乘首要糊口正在华文帝、景帝期间,武帝初年就归天了。我们不晓得他的师承若何,但汉赋脱胎于楚辞,荀卿《成相》《赋》两篇可视为汉赋的前导发轫,推想与荀卿持久栖身正在楚国有关;枚乘也不破例。淮阴属楚地,楚地物产富饶,景不雅壮美,屈、宋浪漫恣肆的诗歌传统,汉初景象形象的兴旺朝上进步,给了枚乘成为汉赋年夜家的前提。《七发》里写音乐,写食品,写骏马快车,写游宴声色,写畋猎,写广陵浪潮,其纷纷壮不雅,只要谙习楚地风景和具有浪漫诗情的人材写得出来。

枚乘开初是吴王刘濞的郎中官,刘濞想起兵兵变,枚乘上书劝止,未采用,就分开了吴国,投靠梁孝王刘武。刘濞起兵以后,枚乘又上书,劝刘濞罢兵,刘濞仍不听。那两封书,《汉书》里都有记录。兵变停息以后,枚乘是以遭到汉景帝的正视,召他做弘农都尉,枚乘没乐趣,重回梁孝王身旁做文学随从。梁孝王酷好文学,身旁招揽了一批辞赋家,如邹阳、严忌、司马相如等,《汉书》说“梁客皆善辞赋,乘尤高”,可见枚乘那时的名望是重于司马相如的。

梁孝王身后,枚乘返回故里淮阴。汉武帝刘彻即位时,枚乘已经是七十多岁的白叟了。刘彻极喜诗赋,做太子的时辰就非常敬慕枚乘。传闻枚乘大哥居乡,就用“安车蒲轮”—一种能够坐乘的小车,车轮用蒲草包裹,以防波动接他往长安,惋惜半路上就死了。

枚乘枚皋父子泥像(雷夫/图)

厥后武帝传闻枚乘有个叫枚皋的庶子,也善辞赋,就把他召往。《汉书》说枚皋“欠亨经术,诙笑类俳倡,为赋颂好嫚戏”,可见是东方朔一流人物。枚皋文思火速,“受诏辄成”,有“枚疾马迟”之说,马指司马相如,但他自感不克不及和司马相如比,悔怨所做的赋有俳优气,便做赋把玩簸弄东方朔,也做赋自嘲。枚皋应当是个很风趣的人,可以或许与司马相如并称,做品也未必像他自称的那末不胜,惋惜都掉传了。

明天,故乡报酬了记念枚氏父子,有两条路以枚乘、枚皋定名,一家信店也取名“七发书屋”。

淮安的枚乘路、枚皋路唆使牌(雷夫/图)

《窦娥冤》《牡丹亭》里的淮安

关汉卿为何把《窦娥冤》的故事设正在楚州山阳县(明天的淮安市淮安区)?你看,—蔡婆婆,“楚州人氏”;窦天章,“漂泊正在那楚州栖身”;赛卢医,“正在那山阳县南门开着生药局”;昏官桃杌,“楚州太守桃杌是也”;窦娥,“着那楚州久旱三年”!

实在那个剧的本领见于《汉书·于定国传》,说东海郡孝妇周青,伺候婆婆非常周到,婆婆怕拖累她,就吊颈了,她却是以受冤被斩,身后东海郡枯旱三年,于公为她平反,天立即下了雨。

那固然更像是个传说,仿佛不应记正在史传里。但传里时候、地址俱正在,编成戏无妨还是,不晓得关汉卿为何把它搬到了元代的楚州,给人以山阳县里无大好人的印象。蔡婆婆的品德四六开,但是那张驴儿父子怎样说都是实足的刁徒。好比,为何不把故事设正在广州?那边一年到头不下雪,如果六月的鹅毛年夜雪正在那边漫天飘起来,岂不更震动?

或许那时的楚州有近似的冤案?也没有人晓得。记得《儒林外史》里有“五河县利势熏心”一回,吴敬梓写到那边风气的刁恶,推想做者正在那边倒过楣,难道那位汉卿师长教师正在淮安也栽过?

实在还能够有一个更公道的诠释,就是关汉卿熟习淮安。淮何在南宋期间是抗金的最前沿,百孔千疮,元代一统,竣事了南北割裂场合排场,淮安的经济获得了规复。另有一个很主要的环境,就是1289年,元世祖忽必烈命令将隋唐年夜运河截弯取曲,从永济河段的临清(今山东临清)向南开挖一条河流至淮安,一会儿将年夜都(今北京)到淮安的间隔收缩了900多千米。那些前提,使得淮安成为生齿麋集、贸易茂盛的城市。

交通便当,贸易发财,很多戏剧家和艺人都曾流寓江南,关汉卿本身就往过苏、杭、扬、泉、广等州,乃至与扬州的闻名女艺人珠帘秀有不平常的过从。扬州、姑苏、杭州都是运河上的年夜都会,从年夜都往那边必经淮安,想必关汉卿也正在淮安泊过船,登过岸,熟习那边的风气民情。有一个证据:赛卢医的生药局开正在山阳县的南门,而南门一向到民国期间都仍是淮安县最富贵的集市,三教九流混居,以是关汉卿“山阳南门”四字尽非浪笔。

元代设有淮安路总管府,辖三州十二县,府署就设正在楚州山阳县,明清时改建为漕运总督部院,古人正在旧址上建漕运博物馆。那个总管府关汉卿必然是见过的,但已无从晓得《窦娥冤》里的楚州州府正在甚么处所了。

漕运博物馆以北二百米也有一座淮安府署,内里的正堂是南宋修建,明初才改成府衙,明亡后又为清相沿。新建立后被一家工场征用做堆栈,得以保存至今。虽不是窦娥私刑逼供、幽灵出没的那一座,倒很值得一看。

再说说《牡丹亭》里的淮安。《牡丹亭》有两条情节线,一条是柳、杜恋爱的主线,一条是淮安被围、释围的干线。那里谈那条干线。《牡丹亭》的时候布景是南宋,南宋和金之间有一条相对牢固的鸿沟,东,淮河,西,秦岭的年夜散关。而淮安是淮河重镇,淮安掉陷,则扬州危,扬州掉陷,则北人能够正在长江投鞭,以是向来有守江必守淮的传统。也是以,宋、金正在淮扬一带的拉锯战打了一百多年,非常惨烈,雄姿英才是淮扬军民习以为常的工作。淮安城城高墙厚,很难攻破,《牡丹亭·淮泊》,柳梦梅有“插天高的淮城”如许的话。

剧中杜丽娘的父亲杜宝原为南安太守,因北境吃紧,改任淮扬抚慰使,镇守淮扬,《牝贼》《淮警》《御淮》《寇间》《合寇》《围释》《淮泊》《闹晏》那八出戏都产生正在淮安。

侵扰淮安的李全、杨婆佳耦,剧中是一对丑角,但汗青上李、杨佳耦实有其人,《宋史·李全传》有他们的业绩。

汤显祖那条环绕淮安的宋金战役干线,同代就有人觉得累坠可删。如冯梦龙,他的《风骚梦》就是编削后的《牡丹亭》。实在汤显祖是针对时势而发,那时俺答、火落赤部落多次侵明,朝廷却只会乞降偷安,汤显祖借那条干线表白了立场。

《牡丹亭》完成于1598年。正在剧中,汤显祖让一个老冬烘凭三寸不烂之舌,招抚了李、杨佳耦,解了淮安之围,其乐也融融。他生怕不会想到,四十多年后的春夏之交,一个北方外族也是从那个标的目的,由淮而扬而南京,等闲探取了正“万紫千红开遍”的中原重地。

施耐庵故居

淮安区老城的年夜喷鼻渠巷6号实是施耐庵故居吗?六百多年了,不晓得怎样保留下来的。正在冷巷南侧,灰砖灰瓦,门口用绿色的隔板盖住了,贴了封条,看不见内里,实悔怨之前不晓得那个处所,能够出来看个事实。中间墙上挂了一块朱颜色的牌子,写的是:“施耐庵罗贯中著书处衡宇收买批示部”——不但施耐庵,还带上了罗贯中。

看来当局筹办庇护、补葺了,那是功德。但愿尽量回复复兴,早日开放。

最早记实施耐庵与淮安干系的笔墨质料,是明初淮安人霸道生撰文的《施耐庵墓志铭》,收录于《兴化县续志》,其文曰:

“公讳子安,字耐庵。生于元贞丙申岁,为至顺辛未进士。曾官钱塘二载,以分歧当道显贵,弃官回里,闭门著作,逃溯旧闻,郁郁不得志,赍愤以末。公之事略,余虽不得详,尚可缕述;公之脸孔,余虽不得亲见,仅想看其色彩。盖公殁于明洪武庚戌岁,享年七十有五。届时余尚垂髫,得识其门人罗贯中于闽,同寓逆旅,夜间炧烛泛论师长教师轶事,有悲喜交集者,不由相与慨然。师长教师之著做,有《志余》《三国演义》《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江湖豪客传》——即《水浒》。每成一稿,必与门人校订,以正亥鱼,其得力于罗贯中者为尤多。……师长教师家淮安,与余墙一间,惜余生太晚,未亲教益,每引为恨事。往岁厥后述元迁其祖墓而葬于兴化之年夜营焉,距白驹镇可十八里,因之,余得与留连四日。问其门第,讳不愿道,问其志,则又欷歔叹惜;问其祖,与罗贯中所述略同……”

省略号省往的,是些感伤的话。那篇墓志,引为信史的人良多,量疑的也很多。但此刻的淮安有施耐庵故宅,盐都会年夜丰区白驹镇有其墓葬,又有兴化市施家桥其族人、族谱的口授笔录,莫非都是假的?我觉得最少施氏栖身并死于淮安,尔后迁葬年夜丰白驹那件事是可托的。

仍是想从做品里找线索。《水浒传》最初一回,说宋江受招抚平方腊,功成今后,任楚州抚慰使。一天出郭闲走,见楚州南门外有一“蓼儿洼”,洼中有山,与梁山泊类似。因纪念起一百〇八个兄弟啸聚之时,好不整洁畅旺,现在阵亡年夜半,仅剩的二十七人,也是各奔工具,煞是零落,立即想到死后之事,筹算把阴宅何在那里,恰似永正在梁山泊子里普通。最初也确切正在洼边安寝了,还陪来三个兄弟:李逵、吴用、花荣。

楚州无山,再说实有那么个洼子吗?那固然是小说家之笔,不免难免要让有考证癖的人掉看了。不外楚州城里城外简直湖泊浩繁,如勺湖、箫湖、月湖、白马湖。耐庵暮年栖身正在那里写《水浒传》,触景起意,因文闹事,拉那位“实时雨”来楚州当官,再给他正在楚州放置个好回宿,不算不测。固然,那不克不及用做施耐庵栖身并死于淮安的证据,只能申明若是他正在淮安末老,那么放置宋江的终局更轻易让人了解。

那末,仍是把考证留给学者,让他们年夜胆思疑,谨慎求证吧,正在他们拿出确实的反证之前,我尽管谨严地信赖就是了。

刘鹗的淮安

《老残纪行》第十三回,翠花讲黄河决口,有如许一段话:

“那些村落上的人,年夜半都还睡正在屋里,呼的一声,水就出来,惊醒过来,连跑是跑,水已过了屋檐……”

“连跑是跑”是甚么意义?是刘鹗原稿的笔误吗?

“连跑是跑”是淮安方言,意义是“赶紧就跑”,不是刘鹗的笔误。但是胡适做序、汪原放标点的亚东藏书楼版《老残纪行》,间接改成了“赶紧就跑”。那年夜概有两种能够,一是编者担忧读者不懂,就改得标准了,一是编者觉得笔误刊误,勘误过来。但正在淮安人读来,“连跑是跑”比“赶紧就跑”活泼,更合适乡间女人的口气,哪怕那女人是山东人。

刘鹗青年期间糊口正在淮安县(今淮安市淮安区),淮城西长街312号是他的故宅,街劈面是勺湖公园。《老残纪行》提到淮安的只要一处,正在二集第七回,写的就是那个湖,说老残往淮安探亲戚,亲戚“住正在淮安城内勺湖边上”。是如许写勺湖的:

“那勺湖不外城内西北角一个湖,风光倒非常心爱。湖中有个年夜悲阁,四周皆水;南面一道板桥稀有十丈长,红栏围护;湖西即是城墙。城外帆柱林立,来往不竭,到了傍晚时辰,女墙上暴露一角帆船,挂着通红的落日,煞是进画。”

那个湖不年夜,外形像个勺子,以是得名。勺柄正在西南,勺身正在东北。记中说的年夜悲阁初为顺治年间漕运总督蔡士英所建,由于常有人正在湖中放生,就叫了年夜悲阁。年夜悲阁还正在,更像是个茶室,不晓得和刘鹗那座有无分歧。南面的板桥没有了,代之以一座九孔拱桥。刘鹗时辰,湖西是城墙,此刻只要高高的运河堤,再曩昔就是里运河,以是记中提到“帆柱林立,来往不竭”的气象。淮城阵势正在运河水面以下,那个款式近似于汪曾祺正在《我的故乡》里提到的运河与高邮城的干系,那末勺湖是否是运河众多的产品?

维修中的刘鹗故宅(雷夫/图)

街东的刘鹗故宅本来就旅客寥寥,疫情时代爽性闭门维修了,显得非常萧瑟。那很配他死后的孤单。刘鹗身后,是背负汉奸之名从放逐地迪化(乌鲁木齐)回葬淮安的。他的墓我客岁三月份往看过,正在离郊区近三十千米的平桥镇年夜后村,村公所西北的农田边,一丛松树中心。坟茔半球形,上面爬满了枯黄的蔓藤,坟前是块朝南的立碑,刻“年夜清刘铁云师长教师之墓”几个金字,碑基上摆着一个歪倒的三脚小喷鼻坛,空的。墓前是青砖展成的小空位,显得很旧了,砖缝间那里那边伸出枯黄的杂草。坟茔东侧有一两株冷梅开着几朵小花,煞是斑斓,让人感觉生命是好的。

刘鹗墓(雷夫/图)

有几个大哥的村民远远看着我们,那神志既猎奇,又显出他们见过像我们如许的游人,领会我们的来意。

“另有人来省墓吗?”我问。

“有,少。”

“都是那里来的?”

“不知道。”

“他本乡另有亲戚吗?”

“没有了。”

“你们晓得那是个甚么人吗?”

“说是写了本甚么书。”

村民告知我们,那不是本来的墓,本来的墓找不到了,那个墓是上世纪八十年月由领会环境的村民指认墓址后重修的。那末,刘鹗的遗骨也总不过乎正在那一片农田里了。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