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殳”部的四个汉字:“殳、祋、杸、毄。”那四个字中,“殳”是部首汉字,当代汉语中,良多汉字以“殳”为构字部件,一个字若是由“殳”字做为其构成部件的话,那末那个字则多与打、杀、碰有关,好比:“殴”、“毁”、“殺”等。其他三字较为冷僻,是以本课的重点汉字是“殳”。四个字的详情以下:
1、殳。读shū。《说文解字》给出的诠释是:“殳,以杸殊人也。《礼》:‘殳以积竹,八觚,长丈二尺,建于兵车,车旅贲以前驱。’从又,几(shū)声。”许慎以为“殳”是形声字。本义是用以断绝人的刀兵。
那里的“殊”,徐锴《说文系传》:“隔离阐发为殊。”那里的《周礼》一段,是说殳用积竹造成,八条棱,长一丈二尺,建立正在兵车上,车上的前锋队拿着它正在前面驰驱。
对“殳”,历代文籍记录良多,惋惜都比力简朴,历经光阴,后代已没有先秦“殳”的什物或图形传世,使得先人难以晓得它的实脸孔,曲到有曾侯乙墓出土物呈现:
(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殳)
“殳”,有的史乘上也称做“杵”或“杖”,是先秦时期一种木或竹造成的长柄刀兵,不单可用于防身侵占,还可用于设备戎行战车,也能够用于仪仗断绝人用,即《周礼》所载。普通以为“殳”是由原始社会人们打猎用的竹木棍棒成长而成的。
“积竹”就是“攒竹”,即胶合竹,削竹以后胶分解的棒、柄。
看一下殳的字形演化:
(殳的字形演化)
正在甲骨文、金文中,“殳”的字形都是一只手持一只殳的象形,林义光《文源》以是,“殳”最后是象形字。本义是一种现代长刀兵,以竹、木造成,一端有棱无刃。
《诗·卫风·伯兮》:“伯也执殳,为王先驱。”我的丈夫执长殳,做了君王的先锋。
(伯也执殳,为王先驱)
《淮南子·齐俗》:“昔武王执戈秉钺以伐纣胜殷,搢笏杖殳以临朝。”曩昔武王手持戈钺,以武力伐罪纣王,并克服殷朝成立周代,今后便插着笏板、拿着殳杖上朝视事。
白居易《题座隅》:“手不任执殳,肩不克不及荷锄。”
“殳”正在本义以外,另有其他用法:
(1)戟柄。《方言》卷九:“三刃枝,南楚、宛、郢谓之匽戟,其柄自关而西谓之柲,或曰之殳。”
(2)现代船尾用以节制行向的东西。《说文·船部》:“般,辟也,象船之旋,从船,从殳。殳,以是旋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殳,谓以是刺船者也。”实在就是舵的一部门。
(新式船舵)
另外,“殳”仍是姓氏。《广韵·虞韵》:“殳,姓。”
“殳”的小篆写法如图:
(殳的小篆写法)
2、祋。读duì。《说文解字》给出的诠释是:“祋,殳也。从殳,示声。或说城郭里高县羊皮,有不妥进而欲进者,暂下以惊牛马曰祋,故从示、殳。《诗》曰:‘何戈与祋’。”形声字。本义是殳。那里的《诗》,指《诗·曹风·候人》:“彼候人兮,何戈与祋。”官职微贱的候人,身背长戈和祋棍。
《后汉书·马融传》:“祋殳狂击,头陷颅碎。”李贤注:“祋,亦殳也。”用的也是祋的本义。
(古青铜祋)
《说文》所说还有一义指古时用竿悬羊皮于城郭市里,以惊牛马。墨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谓悬羊皮之竿为‘祋’也。”以是“祋”也是由“示”、“殳”构成的会心字。由于“示”有“表示”的意义。
另外,“祋”仍是姓氏。《万姓统谱·泰韵》:“祋,见《姓苑》”
“祋”的小篆写法如图:
(祋的小篆写法)
3、杸。读音有两个:
(一)shū。那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出的诠释是:“杸,军中士所执殳也。从木,从殳。《司马法》曰:‘执羽从杸。’”会心字。本义是殳。古刀兵名。即上面所说的“殳”。那里的《司马法》句,当从古本,今本无考,意义是说拿着箭羽的跟从着拿着杸竿的。王筠《说词句读》:“‘杸’当是‘殳’之重文。”由于军中士卒所持“殳”其实不皆用积竹,故“杸”字从木。严酷地说,“杸”,即带有木竿的殳。
(带有木竿的殳)
(二)duì。读音出自《集韵》。木名。《集韵·夳韵》:“杸,木名。”未见文籍有利用实例。
“杸”的小篆写法如图:
(杸的小篆写法)
4、毄。读jī。《说文解字》给出的诠释是:“相击中也。如车相击。故从殳,从軎。”会心字。本义是击。《说文》的讲解,是车马来往,车毂相击而中。象车彼此摩击,以是由殳、由軎会心。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軎,车轴端也;殳,可用击之物。”两车交织,车毂相击,会心“击”。王筠《说词句读》:“《说苑》:‘齐人甚好毂击相觉得乐。’”
(现代战车的车毂很像殳)
车毂正在现代战车战役中,也是兵器。
“毄”的小篆写法如图:
(毄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571,部门图片源自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