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皇帝顺序列表

2022-10-05 13:56 历史百科 7346阅读 投稿:知识库
最佳答案元朝皇帝简介元朝皇帝则是指由元太祖铁木真开始,直至元顺帝妥欢帖睦尔,共15位皇帝(其中托雷监国)。1206年铁木真建立蒙古汗国。1260年忽必烈即位大汗并建元“中统”,12

元朝皇帝简介

元朝皇帝则是指由元太祖铁木真开始,直至元顺帝妥欢帖睦尔,共15位皇帝(其中托雷监国)。1206年铁木真建立蒙古汗国。1260年忽必烈即位大汗并建元“中统”,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全中国。元朝的疆域空前广阔,北至北海、东到日本海,西藏和台湾第一次被纳入中国版图。元朝是蒙古族的王朝,疆域宽广,但由于统治残暴,最后致使王朝短命而亡。

元朝历时短暂 皇帝纷争不断

1、元朝没有一个明确的即位顺序的制度。不像汉族政权,明确规定了嫡长子即位的制度。这使得元朝的各个皇子皇孙皇叔父皇大爷……凡是跟皇沾边的全都盯着大位,都惦记自己当皇帝。就连忽必烈当皇帝也都是先打败了自己的哥哥才当上的。看看元史,看看有哪个皇帝的即位不是血流成河。蒙古人没有嫡长子即位之类的规矩,直接导致了最高统治层内部的矛盾与不安定,使得在位的皇帝很有可能因为某个诸侯王的造反,而被推下皇位。这是元朝大多数皇帝在为年限都很短的最主要原因。

2、其次的一个原因在于,忽必烈自认为是蒙古的共主,但是由于他的皇位是通过武力夺来的,不是库里台大会推选出来的,因此西域各汗国根本不承认忽必烈的地位,甚至组织了联军与元军交战。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因此凡是想要夺大元朝皇帝位的人,很容易就能找到很多的造反理由、借口,而漠北的蒙古本土很有可能会支持这种造反。元史百年,不乏这样的事。

3、元朝的丞相权力极大,完全有能力行废立之事。主弱臣强,后果如何不言自明。

蒙古帝国(元朝)历代君主皇帝列表

蒙兀国大汗历代皇帝(追谥)

庙号谥号蒙古语尊号姓名年号统治时间元熙祖毅玄皇帝-孛端察儿(兀良哈部首领)约公元十世纪元宣祖功哲皇帝葛不律汗合不勒-?元烈祖神元皇帝也速该把阿秃儿也速该-?-1170年

大蒙古国皇帝(蒙古帝国大汗)

庙号谥号蒙古语谥号蒙古语尊号姓名年号统治时间元太祖法天启运圣武皇帝-成吉思汗铁木真-1206年-1227年元穆宗道宁皇帝--术赤-(追尊)元睿宗仁圣景襄皇帝-也可那颜拖雷(监国)1227年-1229年元圣宗忠武皇帝--察合台-(追尊)元太宗英文皇帝--窝阔台-1229年-1241年-昭慈皇后--乃马真·脱列哥那(称制)1242年-1246年元定宗简平皇帝-贵由汗贵由-1246年-1248年-钦淑皇后--斡兀立·海迷失(称制)1248年-1251年元宪宗桓肃皇帝--蒙哥-1251年-1259年元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薛禅汗-忽必烈中统,至元1260年-1271年----阿里不哥(与世祖争位)1260年-1264年

大元皇帝(元朝皇帝列表)

庙号谥号蒙古语尊号姓名年号统治时间元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薛禅汗忽必烈至元1271年-1294年元裕宗文惠明孝皇帝-真金-(追尊)元成宗钦明广孝皇帝完泽笃汗铁穆耳元贞,大德1294年-1307年元顺宗昭圣衍孝皇帝-答剌麻八剌-(追尊)元武宗仁惠宣孝皇帝曲律可汗海山至大1307年-1311年元仁宗圣文钦孝皇帝普颜笃汗爱育黎拔力八达皇庆,延祐1311年-1320年元英宗睿圣文孝皇帝格坚可汗硕德八剌至治1320年-1323年元显宗光圣仁孝皇帝-甘麻剌-(追尊)-和圣致孝皇帝-也孙铁木儿泰定,致和1323年-1328年---阿速吉八天顺1328年(27天)元文宗圣明元孝皇帝札牙笃汗图帖睦尔天历1328年-1329年元明宗翼献景孝皇帝忽都笃汗(古图土汗)和世?天历1329年-1329年元文宗圣明元孝皇帝札牙笃汗图帖睦尔天历,至顺1329年-1332年元宁宗冲圣嗣孝皇帝-懿璘质班沿用至顺1332年(52天)元惠宗宣仁普孝皇帝乌哈噶图汗(兀哈笃汗)妥欢帖睦尔元统,至元,至正1333年-1368年

注:天顺元年,权臣、知枢密院事燕帖木儿在大都拥立怀王图帖睦尔为帝,即元文宗,改当年为天历元年。同年元文宗推翻上都的天顺帝并剥夺了甘麻剌和也孙铁木儿的帝号。次年元文宗将皇位让与其长兄、周王和世?,即元明宗,明宗立图帖睦尔为皇太子。未几,明宗被燕帖木儿毒死,文宗复辟,史称“天历之变”

北元皇帝

庙号谥号蒙古语尊号名在世时间年号在位时间元惠宗宣仁普孝皇帝乌哈噶图汗 (兀哈笃汗)妥懽帖睦尔 (脱欢帖木儿)1320——1370至正1368——1370元昭宗武承和孝皇帝必里克图汗爱猷识理达腊1338——1378宣光1370——1378益圣宁孝皇帝乌萨哈尔汗 (兀思哈勒汗)脱古思帖木儿1342?——1388天元1378——1388卓里克图汗也速迭儿1359——13911388——1391恩克?——13941391——1394尼古埒苏克齐汗额勒伯克1361——13991394——1399(空缺)  坤帖木儿1377——14021400——1402兀雷帖木儿汗布里牙特·乌格齐 (鬼力赤)?——14081402——1408完者图汗本雅失里?——14121408——1412(空缺)德勒伯克汗答里巴(达利巴)1395——14151415卫拉岱汗布里牙特·额色库 (斡亦剌歹)1387——14251415——1425阿岱?——14381425——1438岱总汗脱脱不花?——14511433——1451阿噶多尔济?——14531451——1453天圣汗额森(也先)?——14541453——1454乌珂克图汗马可古儿吉思1448——14651454——1465摩伦汗脱古思猛可1437——14661465——1466(空缺) 乌格克图汗满都鲁?——14781475——1478巴图孟克1474——15171478——1517巴尔斯博罗特 (巴儿速孛罗)1490——15311517——1519阿剌克汗博迪1503——15471519——1547库登汗达赉逊1520——15571547——1557札萨克图汗图门(土蛮)1539——15921557——1592彻辰汗布延1554——16041592——1604呼图克图汗林丹巴图尔1592——16341604——1634

注:

1.有人认为天元不是年号,只是大元的误写。北元在昭宗之后便不再使用年号。

2.1388年也速迭儿废除大元国号,也不再使用帝号、庙号、谥号,但这个记载有争议,因为蒙古人编写的史料《蒙古源流》和《黄金史纲》并没记载有废除大元国号的事。

元朝皇帝为何都没有陵墓?

元朝皇帝为何都没有陵墓?这在历史上至今都是一个谜,或许我们可以通过史书的记载来解开这个谜团。

据明朝叶子奇《草木子》中记载:元朝皇帝驾山崩,“用啰木两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加髹漆,毕,则以黄金为圈,三圈定(箍两头、中间)”。然后,掘深沟一道埋葬,“以万马蹂之使平。杀骆驼于其上,以千骑守之。来岁草既生,则移帐散去,弥望平衍,人莫知也”。

当年成吉思汗去世,就是采用了这种方式下葬。南宋文人的笔记记载,成吉思汗在宁夏病逝后,其遗体被运往漠北肯特山下某处,在地表挖深坑密葬。其遗体存放在一个将大树中间掏空做成的独木棺里。独木棺下葬后,土回填,然后“万马踏平”。为了不让外人看出曾经动土的痕迹,“万马踏平”后,还要用帐篷将周围地区全部围起来,待到墓葬地面上的青草长出,与周围的青草无异,才将帐篷撤走,这样墓葬的地点就不会泄露了。

全套工作完成后,蒙古人在墓葬地表杀死一头小骆驼,这时,陪伴这头小骆驼前来的母骆驼就会十分悲痛地号叫,并且记住这个地点。第二年来祭祀的时候,把这头母骆驼牵来,在杀死小骆驼的地点,母骆驼就会悲痛地流泪。这样,前来祭祀的人就能找到墓葬的确切地点。

蒙古民族是一个有智慧的民族,他们建立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绝对不是光靠着武力,也同样依靠着很高的智慧。依靠骆驼寻找祖宗坟墓的说法,是建立在封建时代汉族统治者对蒙古民族的歧视和排斥的基础上的荒谬论调。骆驼是一种牲畜,它的寿命不会比人的寿命更长,依靠骆驼寻找坟墓的说法并不可信。

元朝建立以前,蒙古人有自己独特的丧葬习俗,其特点是薄葬简丧。蒙古人是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他们没有固定的居所,生活方式比较简单实用。特别是在蒙古人大举扩张的战争年代,丧葬仪式尤其简单。下葬时,他们让死者坐在一顶生前用的帐幕中央,边上围着祭祀的人进行祷告,随葬的有马匹、弓箭和摆放着肉乳的桌子,最后放入土中。目的是死者到另一个世界上生活时,有帐幕住,有马骑,有肉乳吃。

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后,实行汉法,也渐渐受到汉人丧葬习俗的熏染,开始用棺木入葬,但所用棺木与汉人不同。死者入殓后,两块棺木合在一起,又成为一棵圆木,然后“以铁条钉合之”。尽管入主中原,蒙古人入殓仍然俭朴如初,寿衣大多就是平时穿的衣服,随葬的器物也会比较少,大部分是死者生前喜好的武器,如弓箭、刀剑一类的东西。

而元朝皇族,特别是皇帝死后和一般的皇族及贵族稍有不同,皇帝死后首先是要有一个下葬的仪式,随葬品也要多一些,只是在皇帝下葬时不得有汉族官员参加,也不会在地面上建设大规模的建筑物,不设功德牌坊和墓碑,一切看起来都很简单。另外为了不留下可以让盗墓贼发现的线索和痕迹,元朝在皇帝下葬地点上的史书记载也少得可怜,以至于让人感到元朝不存在皇帝陵墓。

元朝皇帝忽必烈在位期间,为自己也为后代子孙找出了陵墓不被盗掘的方法,为此他对于元朝皇帝陵墓做出了周密的安排:选择一个人口稀少的风水宝地作为陵寝的埋葬地,然后将当地的所有人口进行迁移,让这个地方变成无人知晓的空白地。下葬时,不允许汉族官员参加元朝皇帝的送葬仪式和到达下葬地点;皇帝去世后,对外宣称皇帝遗体运回漠北进行安葬,并且在历史的记录中加以记载,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让盗墓贼无法下手;陵墓不做过多的建筑,不设置过多的随葬品,不设置墓碑,使得皇陵外表看起来和普通的墓葬没有区别;在记录皇陵时只记录蒙古贵族和皇族清楚的地名,让外人很难察觉一切都是精心策划的骗局。

史书不详、见证者少、加之元代统治者这种独居一格的下葬方式,于是元朝的皇陵至今还没发现。他们的陵墓可能就在大漠,甚至于就是某个不封不树的平凡小墓。

元朝皇帝顺序表及简介

太祖成吉思汗(1162年—1227年),蒙古族,蒙古帝国奠基者,世界著名军事统帅之一。名铁木真,姓孛儿只斤,乞颜氏,庙号太祖。

他的众子中,较为著名的四位分别为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成吉思汗分封了术赤和察合台为国主,选定窝阔台为继承人,拖雷自动退出继承人的争夺,征服金朝后,托雷去世。

太宗窝阔台(1186年—1241年)是成吉思汗的第三子。在1229年的库里尔台大会中被推举为继任人,管理整個蒙古帝国。他在任內继續父親的遺志擴張領土,主要是繼續西征和南下中原。他在位期成功完全征服中亞和華北。

定宗贵由(1205年-1248年),蒙古大汗,孛尔只斤氏,窝阔台长子,1246年8月24日至1248年3月在位,元世祖忽必烈追封其为元定宗。

宪宗蒙哥(1208-1259)1251年即位,在位9年。1259年,在攻打四川钓鱼城时,被炮石击伤而死,时年52岁。追封元宪宗,他是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的长子、窝阔台的养子。

世祖忽必烈(1215-1294),1260年即位,在位35年。姓奇渥温,父拖雷,蒙哥的弟弟。1279年,灭南宋,定都大都。改国号“元”。死于1294年,时年80岁。

成宗铁木耳(1265-1307)1294年即位,在位13年。成宗,忽必烈的孙子,皇太子真金的第三子。被称为“善于守成”之君。死于1307年,时年42岁。

武宗海山(1281-1311)1307年即位,在位4年。元世祖太子真金的孙子,父答刺麻八拉。海山是以军事实力取得帝位的。所以在即位后加强中央集权。死于1311年,时年31岁。

仁宗(1285-1320)1311年即位,在位10年。名爱育黎拔力八达。武宗的弟弟。他即位后利用儒家思想作为统治工具,并革除武宗的弊政。死于1320年,时年36岁。

英宗(1303-1323)1320年即位,在位4年。名硕德八刺,仁宗嫡子。英宗即位后进行革新政治。颇为振作。执法严明。于1323年,宫廷政变被杀。时年21岁。

泰定帝(1276-1328)1323年即位,在位5年,名也孙铁木儿,元世祖太子真金的嫡孙,父甘麻拉。1323年被拥为帝。基本保留了仁,英二朝的改革成果。死于1328年,时年53岁。

天顺帝(1320-1328)1328年9月即位,在位1个月。名阿刺吉八,泰定帝的儿子。在位1月,战败逃亡,不知所终。

文宗(1304-1332)(1328.9-1329.1,1329.8-1332.11)在位,在位共5年。名图帖木尔,武宗次子。与拥立天顺帝的倒刺沙进行内战,胜利后即位。死于1332年,时年29岁。

明宗(1300-1329)(1329.1-1329.8)在位,在位8月。名和世,元武宗长子。在位八个月被毒死。时年30岁。

宁宗(1326-1332)(1332.10-1332.11)在位,在位月余。名懿磷质班,元明宗次子。

顺帝(1320-1370)(1333-1368)年在位,在位36年。名妥欢帖睦尔,明宗长子。其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1368年朱元璋谴大将徐达率领明军攻入大都,顺帝出逃,元亡。1370年,顺帝病死,时年51岁。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