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生活当中,肉类是餐桌上最常见的一种食材,好多家庭都喜欢炖煮一些肉汤,汤一定要清或浓白,口感要鲜,如果腥味重,自然就会影响人的食欲,比如就像排骨汤、羊肉汤、牛肉汤或是鸡汤等。而肉类食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的腥味特别重,所以在炖煮肉之前,一般都先经过焯水处理,锅面上就会出现一层浮沫,先是灰褐色的,撇去之后会出现一层白色的浮沫,那么这层煮肉时的浮沫,是精华还是脏东西呢?
导读:煮肉时的浮沫,到底是精华还是脏东西?
一、接下来就从以下这4方面了解一下煮肉时的浮沫,到底是精华还是脏东西
1.肉类的主要腥味来源是什么?
2.煮肉时为什么要焯水?
3.煮肉时为什么会有浮沫?
4.浮沫是脏东西还是精华?
1、肉类的主要腥味来源是什么
肉类体腥味是它的特性之一,但腥味并不代表肉坏了。
1.无论是猪、牛、羊、鸡等,体内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氨基酸、卵磷脂等一些营养成分,在喂养环境、食物还有它们自身的细菌作用,就会产生多种带腥味的物质,比如氨气、硫化氢、吲哚和杂环氨含氮化合物等。还有不同的肉类品种,它的腥味大小也是不同的。
2.肉类在宰杀处理过程中,因血不能够完全排放干净,会残留在体内,血与肉体的风味蛋白、风味肽等融合还会产生腥味。
3.还有肉类在存储、运输过程中,其肌肉中的蛋白质、氨基酸等物质在微生物菌群的作用下就会转化为氨、三甲胺、甲硫醇等异味物质,这样肉也会产生腥味。
总结:就是说肉类动物的腥味来源于肉类本身、饲养环境、喂养食材、宰杀处理、储存、运输中都会使它产生腥味。
2、煮肉时为什么要焯水
焯水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肉类的腥味,不影响人的口感,让肉美汤鲜。
在人体的饮食结构中,大多数人都喜欢吃肉喝多汤,肉吃起来要鲜嫩,汤喝起来要鲜美,如果煮出来的肉和汤,吃起来肉柴汤腥,我想大家都不会喜欢的。所以焯水的目的就是为了排除部分肉类的血污、降低食材腥、膻带等异味。
3、煮肉时为什么会起浮沫
浮沫是肉中的脂肪、胆固醇,还有毛细血管中残留下来的血液,一起受热后不溶于水,而就形成了浮沫。
动物的肌肉组织中有许多毛细血管,被处理后,毛细血管中还会残留下一些血液,在煮肉的时候,这些血液就会溶解到汤中,它是不容易水的,加上肉受热后,不溶于水的脂肪、胆固醇就会一起漂浮在锅面上,形成了浮沫,也就是说它是血红蛋白的结合体。
4、浮沫是脏东西还是精华
灰褐色的浮沫是脏东西,白色的浮沫是动物蛋白。
煮肉焯水的时候,大家会发现起初浮在锅面上的是一层灰褐色的浮沫,撇去这层浮沫后会出现一层白色的浮沫。灰褐色的浮沫它就是上面所说的肉体内残留的血液、脂肪、胆固醇的结合体,它们本身不是什么有害物质,但是肉类在处理、运输和储存的过程中,生物系菌群就会繁殖,所以形成了有害物质,也就是说灰褐色的浮沫是脏东西。
而白色浮沫是肉中的蛋白质所形成的,遇到高温后,在水中溶解会被吸出,蛋白质就会发生变性,体积膨胀,所以白色浮沫是精华。
二、炖煮肉前如何更好的给肉类去腥
1、用水浸泡
买回来的新鲜肉类先不要急于烹饪,最好是浸泡一夜,或3个小时以上,中间多给肉换几次水,这样能够泡出肉中多余的血水,减少肉腥味的来源,不管是炖、煮、煎、炸出来的食物更美味。
2、清面粉或淀粉清洗
浸泡好的肉类,表面还会有一层肉眼看不到的杂质,用适量的面粉或淀粉给肉类涂抹均匀,然后放置1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肉类表面的杂质就会变被吸出,这样吃起来更健康。
3、冷水下锅焯水
在焯水的时候,不管什么肉最好要冷水下锅,这样食材才会由外到内受热,把肉中的血水和杂质慢慢逼出,切记不可用热水,会直接把肉烫死,锁住了水分,这样肉中的血水冒不出来,吃起来肉会特别腥。焯水的时候,锅面上的灰褐色浮沫要撇干净,直至出现白色浮沫,焯好水的肉类,用温水再冲洗干净表面,建议冷却后再煮肉炖汤。这样炖煮出来的肉吃起来才会不腥膻,汤汁也跟鲜美。
结语
煮肉的时候,肉汤中的白色浮沫是蛋白质精华,灰褐色的浮沫是脏东西,如果不撇去,食物脏兮兮的大家都会难以下咽,撇去后,可以去除腥膻,使食物更加美味,汤汁更鲜,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的身体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