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的纸币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在不同地区还有哪些纸币流通

2022-10-02 20:24 历史百科 544阅读 投稿:知识库
最佳答案  南宋的纸币是在交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地区性非常明显。除了由“行在会子库”发行的会子外,在不同地区还有不同种类纸币流通。如“关子”、“银会子”、“湖会”

  南宋的纸币是在交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地区性非常明显。除了由“行在会子库”发行的会子外,在不同地区还有不同种类纸币流通。如“关子”、“银会子”、“湖会”、“淮交”等。下面知识库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image.png

  关子

  早在会子发行之前,南宋刚刚建立、定都杭州之初,朝廷就曾发行并流通使用过关子。和交子最初起源于民间不同,关子自开始行用就由政府官办。关子的名称很多,有“金银见钱关子”、“金银关子”、“见钱关子”、“银关”、“铜钱关子等;从使用地区而言,又有“湖广关子”、“准西关子”等名称。

  南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朝廷屯兵在婺州,水路不通,军队运钞不方便,便在婺州发行关子,这种关子和唐朝的飞钱一样,是汇票性质,当时商人凭现钱在婺州兑换关子然后到设在临安、越州的権货务领现钱或盐引。后来,人们把关子作为籴本,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一种纸币。

  银会子

  南宋初年,还发行过一种代替白银流通的银会子,以银两为单位,分为一钱和半钱两种,这是中国最早的银本位纸币,只限于一些地区流通。银会子是川陕宣抚副使吴玠于绍兴七年(1137年)在河池(今甘肃微县)印制发行的,以银两计价。“

  绍兴七年,吴涪王(吴玠)为宣抚副使始置于河池,其法一钱或半钱”当时印有一钱的银会子十四万张,每四张折钱引一贯,半钱的银会子一万张,每八张折钱引一贯,总计三万六千ニ百五十贯。绍兴九年(1139年),吴玠去世,发行银会子事宜交由四川总领办理,于是银会子遂与四川钱引挂钩,四钱银会子折合钱引一贯,发行地域也有所扩大。

  由于发行増大,导致银会子贬值严重。据记载,绍兴十七年(1147年)和乾道四年(1168年)朝廷还印制过银会子。当时在东南地区行用会子,西北边境地区用银会子。

  湖会

  湖会作为一种地方货币,通行于今湖北地区。初名直便会子,即湖北会子、湖广会子的省称。因其流通限于湖北、京西路,为湖广总领所印发,所以称作“湖会”。

  湖会以铁钱为本位,目的是为防止南宋铜钱流入金朝。南宋孝宗隆兴元年(165年)之时,湖广饷臣王琪为军饷所需,上奏朝廷予以置江州会子务,印制发行“直便会子”七百万贯,允许在湖北地区流通使用,分为五百钱、一贯两种。

image.png

  后来,政府又规定扩大流通范围,允许在京南路流通使用。后朝廷再印湖北会子二百万贯,收换旧会。嘉定十四年(122年),又诏印湖会三十万贯,兑换破损旧会。

  准交

  准交是一种地方货币,通行于两准地区(即准南东、西二路),所以称作“准交”,其功能与湖会相同。同时期金朝的货币政策主要是吸收宋铜钱北流,所以南宋政府规定以淮南地区为特别区域,行用铁钱,目的是防止铜钱流失。两准地区由于农业基础好,物产丰富,外加交通便利,宋室南渡后,商业得以继续发展。

  南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政府印制了二百、三百、五百、一贯,共计四种面额的交子,背面印有“付准南州郡行使”字样,金额为三百万贯,允许并只能在两淮地区流通使用。史载,“诏別印二百、三百、五百、一贯交子三百万,止行使于两淮,其旧会听对易。凡入输买卖,并以交子及钱中半”。在实际使用中,一切买卖交易均要以交子和铜钱各半付讫,于是两准地区逐渐发展成为准交的专门使用区域。

  后来为解决往来不便问题,又下诏给镇江、建康府権货务交子、会子各二十万,这样使得两准地区的商人过江江南商人渡准,都可以兑换循环使用。但因自绍兴末年以来,两准地区一直行用铁钱禁用铜钱,可是以铜钱比价的会子用于这一地区,且又可与交子交换,这就引起当地居民使用不便。所以,朝廷就采纳大臣陈良祐和两准郡守、漕臣的奏议,决定收回交子,会子和铜钱依旧可过江行使。

  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2年),政府规定准交每贯值铁钱720文,期限为3年一界。嘉定十五年(122年),朝廷下诏增印准交三百万贯,导致发行量过大持续贬值。

  无论如何,两宋时期纸币的出现和发展,开世界纸币之先河,为后世扩大商业贸易与方便货币流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而且,两宋纸币在印刷史、版画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研究我国古代纸币印刷技术有着重要意义。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