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砖空鼓如何预防

2022-10-03 08:43 家居百科 2972阅读 投稿:知识库
最佳答案1、铺贴瓷砖的基层需处理好为了避免瓷砖空鼓,所以铺贴瓷砖的技巧一定要掌握好,首先瓷砖铺贴的墙面、地面基层需要处理干净。并提前一天用水浇湿基层,最好将湿度控制在30—70%之

1、铺贴瓷砖的基层需处理好

为了避免瓷砖空鼓,所以铺贴瓷砖的技巧一定要掌握好,首先瓷砖铺贴的墙面、地面基层需要处理干净。并提前一天用水浇湿基层,最好将湿度控制在30—70%之间,如果基层是新墙面,需要等水泥砂浆干至7成时,就应该准备铺贴瓷砖。

2、瓷砖清洁和浸泡处理

另外,在瓷砖铺贴前,需要对它表面的污渍清洗干净,然后用干净的清水浸泡,大概需要2个小时,直到不冒汽泡为止,然后取出,等表面晾干后再铺贴。

3、水泥砂浆需饱满均匀

装修贴瓷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瓷砖辅料的问题,就比如说水泥砂浆,水泥砂浆的调配一定要均匀。而瓷砖贴在墙上后水泥凝固需要一些时间,水泥在凝固前很容易出现下沉凝固的现象,所以这时候要注意水泥的状态,这里往往就会容易出现空鼓现象。

4、敲击排气需充分

地面瓷砖铺贴时,需要把瓷砖底部排气彻底排干净,因为要是底部水泥砂浆厚薄不均匀,会出现盆地状凹陷,从而发生瓷砖空鼓的问题。所以在贴瓷砖时,必须要用橡胶锤敲击瓷砖,避免出现瓷砖空鼓。

5、预留足够伸缩缝

为了避免瓷砖出现空鼓的问题,瓷砖在铺贴时应当预留2-5mm的伸缩缝,其目的是防止瓷砖在受热冲击膨胀的情况下,相邻瓷砖之间发生挤压,导致空鼓脱落的现象发生。

22_副本.jpg

瓷砖出现空鼓的原因是什么施工工艺造成

湿铺很容易出现瓷砖空鼓现象。湿铺时,由于水泥砂浆中水分较高,在自然干燥过程中,水分渗透到基层,干燥后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空洞,地砖与基层之间不能充分粘结,就会出现空鼓。

施工技术问题

瓷砖铺设在装修施工中是较常见的施工方法,对工人技术的要求是很高的。技术不熟练的工人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等人为原因,也会造成瓷砖空鼓。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基层清理不干净。基层没有经过彻底打扫,上面还留有浮土或沙粒等,水泥砂浆铺上后实际上是与浮土沙粒粘在一起的,并没有与基层结成一体,日久则容易出现鼓现象。

(2)基层浇水湿润不够。水泥的凝固过程中少不了水,所以如果基层不湿润,就很难与水泥砂浆牢固地凝固在一起。

(3)垫层砂浆铺设太厚或加水过多,或者没有完全压实。

(4)瓷砖背面浮灰未刷净,或用水湿润的不够,影响粘结。

(5)铺贴后瓷砖与基层没有完全干燥(一般需要1~2天)就收到外力作用,如在上面走动、敲击等而使瓷砖松动、脱落。

总之,墙面基层及瓷砖背面处理不净、有污渍浮灰,或墙面浇水湿润不够、瓷砖用水浸泡不够、水泥砂浆质量不达标、配比不当、施工粘结不实等,但最主要的还是人为因素,就是瓦工的责任心。

偷工减料

一般装修队伍为了省时省料,往往只在瓷砖的四角抹上砂灰,然后把瓷砖铺上。刚铺上,由于四角固定,所以瓷砖看起来也很牢固,但瓷砖下方中间并没有砂灰,日久天长就会因为膨胀系数不同而造成瓷砖空鼓的情况。

环境及季节原因

由于季节的变化,铺贴后的瓷砖在水泥砂浆还没有完全干燥的情况下,如果温度骤然下降,就会致使砂浆里的水分不能完全渗干。当温度上升时,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瓷砖与基层之间就会出现空洞,继而松动、脱落,形成瓷砖空鼓。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