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的三候是: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古人将二十四节气中的每个节气都等分为三,每五日为一候,从而以三候来描述每个节气的气候变化特点。一候二候主要表现在由于天气原因,水面开始结冰,土地也开始上冻,是这种气候变化最直观的表现,三候是因为古时候人们认为雉跑到水里变成了蜃,雉是野鸡,也可以指大型的鸟类,而蜃则是大的蛤蜊。由于蛤蜊的花纹和雉的羽毛颜色有几分相似,于是古人就把这两者联系了起来,认为雉跑到水里变成了蜃。这些自然现象都标志着立冬的到来。
在《吕氏春秋》中记载:“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斋。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还,乃赏死事,恤孤寡。”说明在立冬这一天,古代的皇帝会有迎冬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