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亲戚“断交”正在上演,每年都有些亲人彼此不再走动,怎么回事?
农村“断交式”的亲戚关系越来越严重,我家就有这种情况,明明有同一个老祖,却形同陌路没有往来。
我高祖父来自广西的一个山区,据说以前是为了躲避敌人的炮火,不得已到山林里安居,我每年清明去扫墓的时候就到过那里,如今通往山里的路已经被树木封住,自己要带刀具自行开出一条路才行。因为出行不便,要翻山越岭树公里才通到外面的公路,后来高祖父就搬了出来,我的亲戚们就开始四分五裂,都到了不同的地方。
就拿我爷爷的几兄弟来说,安居的地方离得倒还算挺近的,都是在同一个乡镇,但我跟叔叔们的关系其实并没有那么亲,而那些不在同一个县份的人就更不用说了,平时基本上没有什么联系。
以前不联系,是因为交通不便,现在私家车多了依然改变不了“断交”的事实。有个亲戚距离我家这边也就是一百多公里这样,他们也有坟墓在我们镇上,但是每年都没见他们主动回来扫墓过。
挺尴尬的,我知道那些叔叔级别的亲戚,偶尔见面会叫声“叔”,但是彼此的交流一点亲切感都没有。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断交式”的亲戚关系,我认为原因有几点:
“势利眼”导致的
现在在农村,“势利眼”是导致邻居之间关系不融洽的原因之一,对于亲戚之间来说也是如此的。如果你是个辍学打工的人,基本上不会有太多人主动跟你交心,就是我们说的那句“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如果混成大老板了,亲戚多的是,过个节都有大把人上门喝酒庆祝。
一些亲戚就有这种心理,假如你有身份,有地位,“断交式”关系可能就不这么明显,这情况很普遍。
后辈关系生疏
以前我爷爷那一代人,大家都是约着亲戚们一起跨年,一起扫墓,每逢节日就能体现出家族的团结,而到了我们这一代,已经都不怎么走动了,尤其是年轻人,他们宁愿把时间交给冷冰冰的手机也不愿出门跟人交流。有的人表示在外工作压力太大了,过年也不想走亲戚,只想有属于自己的“窝家”时间,所以,就跟亲戚们“断交”了。
后辈们都这样做了,到了下一代,还会是真正意义上的“亲戚”吗?
有另外的“亲戚圈”了
对于那些已经在外地成家的亲戚来说,原有的那些“亲戚圈”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因为原来的圈子已经被新的圈子代替,逢年过节照样不缺仪式感,一样能走亲戚,只是那些亲戚不同罢了!
在新的地方生活久了,可能就有了归属感,这就是一些人出去后就不再回乡的原因,尤其是有了子孙之后,新的“亲戚圈”分量就比原来的要重了。
这种“断交式”亲戚关系有时令我挺尴尬的,偶尔见面的时候父亲会说这是你哪个亲戚的儿子或是女儿,我就应该称为“叔叔”或“叔公”什么的,其实完全不认识,没有亲切感,一切都是被迫的。
因为各种原因,断交在不断上演,我的看法就是,如果实在没法交流,干脆就断交吧!没必要逼迫自己做不喜欢的事情,亲戚都没有了“亲”这个字,那还叫亲戚吗?不必去捧人臭脚,对那些你觉得重要的人好一点就行了,你觉得呢?
以上就是关于农村亲戚“断交”正在上演,每年都有些亲人彼此不再走动,怎么回事?的详细内容分享,如果您需要更多百科知识、生活常识的相关知识,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