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在世子女不孝,死后为何要大办丧葬?

2022-11-09 11:04 健康常识 0阅读 投稿:知识库
最佳答案 农村老人在世子女不孝,死后为何要大办丧葬?这是农村的一种普遍现象。我们常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人在世时,未必能够享福。
农村老人在世子女不孝,死后为何要大办丧葬?这是农村的一种普遍现象。我们常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人在世时,未必能够享福。

农村老人在世子女不孝,死后为何要大办丧葬?这是农村的一种普遍现象。

我们常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人在世时,未必能够享福。很多农村老人一生悲凉,早在艰苦年代熬了过来,有的人到老了也没有尝到幸福的甜头,子女没有重视对老人的照顾,去世后子女们反而感慨不能尽孝,又争取用最大的诚意来表现出孝道,殊不知那是自欺欺人,再多的礼仪都不如生前的一丝陪伴。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老人,每次回家看到他们之时,心里很难过,八十岁了没人照顾,子女平时也不管。后来去世了就大办丧葬,一个个在坟前哭成泪人,仿佛很孝顺似的。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还真是有原因的,听小编一一道来。

第一,这是为了防止名声被破坏。在我们农村,流言蜚语最可怕,一旦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在村里传开来,那想必个人的名声是不好的,总有人在背后说三道四,甚至连家人都被大家议论。

大办丧葬是一件大事,通过这件事,村里的人会觉得子女很孝顺,对老人的打理做得十分到位,是个道德极好的人。所以我们常看到一些人在坟前嚎啕大哭,旁边摆着很多的水果和肉类,其实平时就是不管不顾,在那里做做样子罢了!

这么一来,名声就很好了,到哪里都能得到众人的夸赞。

第二,可以弥补心里的愧疚。我们不可否认这世上有不孝之人,可是不能排除某些不孝子女会在坟前感到愧疚,触景生情,觉得自己的行为确实不妥。

通过祭祀,大办丧葬,心里或许就会舒服一些,实际上就是一种认错的表现,生死毕竟是大事,带着愧疚感活着会很煎熬。倒不如死后用行动来弥补,虽然没有什么用处,但是至少内心会好过点,从而起到安慰自己的作用。

这种行为跟心理暗示是差不多的,有的人也许就是这样的想法。

第三,尊重逝者,死者为大。农村人很注重礼节,以及风俗,就算逝者不是自己的家人或朋友,也应该尊重他们,让他们风风光光地走向极乐世界,而大办丧葬就是农村的一种风俗。

不论生前有多凄苦,子女是否尽孝,死了就是死了,葬礼就是生命终结的过渡仪式,只能盼望着天堂没有凄苦,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不孝子女对葬礼很上进的原因,他们积极地布置好各个流程,该烧纸钱的烧纸钱,该跪拜的跪拜,不论老人生前如何,都是过去式了。

大办葬礼,也是一种风俗。

我觉得这些葬礼还是要操办的,这已经是一种农村文化了,当然,生前能够尽孝的,还是需要用行动去实现。一旦入了土,就什么都没有,不仅是失去了躯体,更是带走了回忆,多年后蓦然间回想起来,或许会在深夜里掉眼泪。老人家其实不需要金钱,不需要过多的外在之物,他们缺少的是子女们的陪伴,没有了家人,就算成功了,也没有人一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你们认同我的观点吗?欢迎关注小编,了解更多三农文化。

以上就是关于农村老人在世子女不孝,死后为何要大办丧葬?的详细内容分享,如果您需要更多百科知识、生活常识的相关知识,请关注。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