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有“官三民四”的传统,也就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气影响较重,因此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相反,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小年便为腊月二十四。
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南京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云南部分地区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是除夕。
小年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祭灶节是东亚传统节日,也被称为小年、谢节、灶王节、祭灶、中国民间信仰俗称为“送神”,琉球语称为“御愿解”。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一般都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附近。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开端。据说每年年底,灶君、太岁神与民间诸神都要回天庭向玉皇大帝述职,尤其灶君会向玉帝禀告人间善恶是非,作为对人类奖惩报应的依据,故人们大多在此时奉拜家中诸神与灶君。
话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玉皇大帝为了了解人间的情况,就派了一个神仙负责人间的信调工作,工作的地点是每家每户的灶台,工作内容就是记录这家人每天的言行,直到年末把整年记下的内容带去天庭汇报,再由玉皇大帝分配福报与恶报。
后来人们知道了这件事,纷纷在灶台贴上了灶君的画像。主要目的是标记一下灶君的位置,以便做坏事的时候不被看到。比如两个人要吵架的时候,看到了灶君的照片,赶紧进到卧室里再吵。要打孩子的,在家门口打完再进屋。
直到腊月二十三,就是灶君要启程回天庭述职的重要日子,家家户户拿出了各种好吃的东西送给灶君,给灶君讲自己这一年都做了什么好事,希望灶君吃了蜜糖之后,报告也会多多美言几句。
在古代,有“官三民四”的传统,也就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气影响较重,因此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相反,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小年便为腊月二十四。
实际传统的小年是腊月二十四。但是在清政府统治时期是腊月二十三祭天诵祖。久而久之,受清政府统治影响较大的地方就也都改成了腊月二十三。这些地方以北京为首,主要是北方比较多。相应的,南方受影响较小,就维持了腊月二十四的传统。具体还是要看各地风俗,不能一概而论。